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人工智能的权威证书(人工智能工程师)

来源:台海网

人工智能的权威证书(人工智能工程师)  第1张

昨日,2020中国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厦门举行。(本组图/记者 郑晓东 摄)

人工智能的权威证书(人工智能工程师)  第2张

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现场举行项目签约。

人工智能的权威证书(人工智能工程师)  第3张

与会者认真记录。

台海网12月2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2020中国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厦门举行,2020中国人工智能大赛成果如期发布,28个团队分别获得人工智能竞赛A级和B级证书,15个项目获评“AI创新之星”。厦企取得不错赛绩,其中来自我市的安胜网络科技、快商通获得中国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识别技术大赛(年度)A级证书,美柚获得中国人工智能语言与知识技术大赛(季度)A级证书,美亚柏科、厦门人工智能安全研究院获得本届“创新之星”项目。

比赛项目接地气

188支队伍报名参赛

本届人工智能大赛包括多媒体信息技术识别大赛、语言与知识技术竞赛两项赛事,吸引了依图、网易、阿里等人工智能技术领先企业,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计算所等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参与。最后,188支队伍报名参加277个比赛项目,项目涉及人工智能多媒体领域多个前沿技术方向,贴近实际应用场景、综合性强。大赛采用了“厦门专有云+安全屋”作为在线竞赛环境,厦门为大赛搭建了全新云平台,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基础资源等算力环境,既便于参赛选手远程参加比赛,又保证数据安全不泄漏。

本次大赛对上届比赛项目进行梳理合并,不仅更接地气且兼顾前沿技术探索。清华大学教授、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人工智能联盟专家组专家朱小燕说,本次大赛合并了“印刷文本OCR(光学字符识别)”和“手写文本OCR”两个赛项,要求参赛队伍同时识别印刷体和手写体文字,实现复杂场景下的文本识别。此外,大赛还紧跟当前技术发展趋势,新增了“视频深度伪造检测”与“音频深度伪造检测”赛项,为未来多媒体信息鉴伪储备技术能力。

参赛队伍实力强大

新颖前沿技术创新涌现

朱小燕在点评中频频为本次参赛队伍的实力点赞,她说,在复杂场景OCR、特定行为识别等项目中,排名靠前的队伍与同类国际顶尖赛事进行横向比较,成绩都十分具有竞争力。在个人赛第二阶段,第二名参赛者的最终成绩相较第一名仅差0.01,“战况”激烈,最终成绩较预期提升了4%的识别准确率。团体赛况相较个人赛显得更加残酷,95%的参赛团队得分高于官方基线系统成绩,排名前三的团队展现出了超一流的机器阅读理解技术,准确率较预期提升了6%。

参赛团队比赛思路紧跟应用学术界的最新进展,大赛涌现出了许多新颖、前沿的技术创新。据了解,在多媒体信息技术识别大赛视频深度伪造检测项目中,第一名队伍通过引入自监督预训练技术,应用先进的数据增强方案,并重新设计了训练方法,从而增强了检测模型对不同清晰度、分辨率数据的泛化能力。此外,还针对多种人脸伪造算法构建大规模检测模型备选库,并设计了基于知识蒸馏的多模型融合方法,最终大幅提升伪造视频检测能力。

朱小燕说,通过竞赛,摸清了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技术成熟度现状,为今后的政策引导、市场引领等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她希望,大赛能够逐步成为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方向、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的平台。

【同步】

10个项目落地厦门

总投资40亿元

本报讯 (记者 李晓平)昨日,2020中国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我市现场进行10个项目签约,总投资40亿元,涵盖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应用及业务合作各领域。

作为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地区之一,我市把人工智能作为优先发展方向,具备良好发展基础。当前,我市正朝着智慧城市、智慧生活的方向大步迈进,致力于成为国内AI城市样板和全球人工智能密度最高的城市。

“我们看重厦门的制度和应用场景优势。”博云视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杰博士告诉记者,他们签约落地厦门,计划在厦门投资5亿元左右,将围绕人工智能数字视网膜技术标准体系,研发自主可控的、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软硬件技术,赋能社会治理和智能制造领域,构建从“标准-算法-设备-应用”的端到端人工智能产业新集群,助力厦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园

本报讯 (记者 李晓平)昨日,厦门人工智能安全研究院、厦门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在论坛上揭牌。据介绍,厦门人工智能安全研究院是由医渡云、安恒信息、厦门瑞为、优刻得、柏科汇银共同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 业内权威的专家,全方位开展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研究,加速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打造成为高水平、高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科研机构。厦门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将依托厦门软件园三期,积极布局数据服务、信息安全、智能安防、生活服务等应用领域,打造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发源地、创新型企业集聚地和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化引领区,助力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

视觉知识对AI发展提供基础动力

近年来AI热潮的形成,图形识别水平的快速提升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潘云鹤在其演讲“论视觉知识”中指出,图像识别技术的突破不仅提高了计算机对人脸、文字、指纹及生物特征、医学图片等识别的准确率,而且进一步推动了智能汽车、安全监控、智能交通、机器人、智能制造等广泛领域的发展。

他通过一系列专业的分析后得出:视觉知识的独特优点是,具有形象的综合生成能力、时空比较能力和形象显示能力。这正是字符知识和深度神经网络(DNN)所缺乏的,它们能在创造、预测和人机融合等方面对AI新发展提供新的基础动力。因此,视觉知识的研究会促进发展新的视觉智能,是促进AI2.0取得重要突破的关键。接下来,建设视觉知识词典是重要的,我国应当抓紧组建一个重大而实用的知识平台。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理事长顾建国:

人工智能发展促进安防行业升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安防行业正在逐步升级。顾建国在“把握AI发展机遇,促进安防产业升级”的演讲中指出,越来越多实力强大的信息通信、互联网、AI企业加入,以优秀的算法、架构、算力等赋能安防行业各应用场景,促进了行业智能化的深度转型和产业升级,且产业链重心正在往行业中高端转移。

顾建国说,对安防行业来讲,“十四五”期间既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获得产业链提升的重大机遇。首先,平安建设的持续深入开展,将会带动新一轮安防系统产品升级换代和深化应用;其次,“智慧城市”“新基建”工程项目建设将步入快车道,与此紧密相关的行业领域将成为新的市场热点;再次,“一带一路”倡议将带动安防国际合作和贸易实现新的发展和增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

人工智能学术研究向认知理解转变

王志勤在演讲中指出,今年以来,人工智能应用抗疫成效显著,在疫情监测分析、人员物资管控、后勤保障、药品研发、医疗救治、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幅节约人工成本、减少人力消耗、提高防控效率,极大减少病毒感染传播的风险。随着新基建的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将深度赋能制造、医疗、交通、教育等行业和领域智能化转型。

据了解,虽然人工智能上一轮融资热潮正在渐入低谷,但是学术研究热情不减,重心正从感知向认知理解转变。数据显示,10年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发表的论文总量超过73万篇,而中国是论文产出量最高的国家,总量超过18万篇,且占比逐年增加。王志勤指出,今年视觉、语言理解类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且AI开源热情持续高涨,国内自研框架开源呈爆发之势。

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王志勤建议,要以建设AI新基建为契机,统筹规划发展布局;要聚焦基础核心发展短板,加速新型能力建设;要完善治理能力体系建设,法律伦理标准先行。

(记者 李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