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不聪明的Siri,代表了人工智能的真实水平

从手机里的Siri,到家用的“小爱同学”,再到众所周知打败了李世石的“阿尔法狗”,人工智能已经全方位介入了我们的生活。这导致很多人都相信它们足够聪明,能听懂提问,并在思考后给出答案,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取代人类所有工作——事实上,这并不完全对。

日本理学博士、“机器人考东大”研究项目负责人新井纪子认为:计算机能做的基本只有四则运算,人工智能使用的则是加法和乘法;它们并不理解语言的含义,只不过是做出看似理解了的样子罢了。因此,从完全不考虑词义的机器翻译的现状来看,它恐怕永远也无法取代人工翻译,更不用说期待它们独立写出伟大的小说、谱出媲美巴赫作品的曲了……

01 人工智能只会加法、乘法,并不理解语言的含义

智能手机的普及把人工智能带到了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走在街上,到处都能看到人们在用智能手机查询哪有好吃的拉面店或者应该在哪里换车。

无论我身在何处,用智能手机查询当前位置到公司所在的神保町的路线,都能立即得到答案。朋友送来了高级松茸,我也可以马上用智能手机查到烹调方法。因此,很多人认为智能手机,也就是人工智能,能听懂我们提出的问题,并在思考之后告诉我们答案。

但其实人工智能并不理解语言的含义。 它只不过是根据我们输入的信息,通过计算输出答案而已。可能有很多人被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冲昏了头脑,忘了“computer”就是计算机,而计算机能做的基本上就只有四则运算。人工智能无法理解含义,只不过是做出看似理解了的样子罢了。而且它所使用的只有加法和乘法。

既然人工智能是计算机,这就意味着所有无法计算的问题,或者说无法转换成加法和乘法的问题,它基本上都不能处理。因此,人工智能研究者才会每天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用算式来表示图像处理的方法、回答提问的方法或者将英语翻译成日语的方法。

02 语音对话系统Siri,其实并没有多聪明

计算机无法理解语言的含义,这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的最大障碍。

当然,人们并不会就此罢休。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一直在不懈努力,让人工智能即使不理解含义,也尽量表现得像理解了一样。Siri 等语音对话系统就是这些努力的成果之一。

杨佳琦 PN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