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晒的萝卜干怎么吃_晒的萝卜干怎么吃好吃

夏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晒的萝卜干怎么吃,商丘市东南部晒的萝卜干怎么吃,地处沱河上游,坐落在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全县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人,辖夏邑县产业集聚区及24个乡镇。夏邑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祖籍地,孔子曾多次回乡祭祖和考察殷礼,在县城以北5公里处存有孔子还乡祠。夏邑是中国上古古都,华夏祖地,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夏邑是夏朝中期的主要都城,夏商时代属虞地,秦置栗县,北魏时称“下邑”,金末取“华夏之邑”之意,改称“夏邑”,相沿至今。现存有清凉山、三里固堆、姜仁固、崇光寺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和商汤祷雨处等文物古迹。夏邑是河南省的东大门,是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陇海铁路、郑徐高铁、连霍高速、310国道等穿境而过。

晒的萝卜干怎么吃_晒的萝卜干怎么吃好吃  第1张

中文名称夏邑县别 名孔子祖籍、栗城所属地区河南省商丘市 ********* 驻地夏邑县府西路天龙湖公园对面邮政区码476400面 积1481平方公里方 言中原官话-商丘话

外文名称Xiayi County行政区类别县下辖地区22个镇、2个乡电话区号0370地理位置河南省东部,商丘市东南部人 口92万人(2013年底)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1概况

编辑

夏邑是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夏代属虞地,秦置栗县,北魏时称“下邑”,金末取“华夏之邑”之意,改称“夏邑”,相沿至今。夏邑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祖籍,孔子曾多次回乡祭祖和考察殷礼,在县城以北5公里处建有“孔子还乡祠”。夏邑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夏邑是河南省的东大门,也是四省结合部重要的物资商品集散地。

夏邑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是黄河文化最早发源地。在“母系社会”时期,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六任帝、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首任帝栗陆氏伏安降生于此并建都这里。境内有清凉山(龙山文化遗址),三里故堆,崇光寺等历史遗址,记录了先民们劳动和创造的豪情。夏代属虞地,秦置栗县,新改为“下治县”,东汉改为“夏邑县”,晋泰始元年(265年),复名“下邑县”,金改下邑为夏邑,延续至今。

2历史

上古古都

2012年11月6日,夏邑县委、县 ********* 和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召开中国·夏邑上古古都研讨会。与会专家确认晒的萝卜干怎么吃:夏邑县为中国上古古都,华夏祖地。

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伏羲研究会、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并提交了学术论文。

研讨会形成了夏邑为中国上古古都、华夏祖地的宣言。宣言称:栗陆氏为中国上古帝王之一,《庄子》、《汉书·古人表》及《帝王世纪》、《通鉴外记》、《世本集注》、《路史》、《邓析子》、《遁甲开上图》、《金楼子》、《三皇本纪》、《丹壶书》等古籍中均有记载,经专家论证,夏邑即为栗陆氏建都所在地,距今约8200年到8700年。

3

夏朝都城

夏朝少康中兴之都

经专家考证,夏启死后,“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太康去世后,传位给其弟中康。接替中康的就是其子相,“相失国,居商邱。”太康到相之间的政权空白就是由后羿与寒浞所填补。而完成夏复国的就是相之子少康,在有虞氏的帮助下,少康打败了寒浞父子,复兴夏朝,史称“少康中兴”。少康中兴之地纶邑就是现在的河南夏邑。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在中原地区实行世袭制的朝代。依据史书记载,夏、商、周三代皆为奴隶制世袭王朝,君主与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是第一个世袭的氏族奴隶制王朝。根据史书记载,禹死后,晒的萝卜干怎么吃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这样,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四百七十一年,为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大禹老年,推荐皋陶为继承人。皋陶虽有威望,但还没来得及禅让就死了。禹又让伯益做继承人。禹死以后,伯益按照禅让的传统,躲到另一个地方表示谦让,由各氏族部落决定继承人。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力都比不上启,启轻而易举的继承了禹的位置,并征服了不服从自己的其他部落。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启死后,继承王位的太康在东夷族的进攻下丧失了权力,有穷氏的首领后羿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相之子少康逃到纶,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故事。

少康,又名杜康。生卒年不详。相子,攻杀寒浞,复兴夏朝。在位21年,病死,葬于阳夏(今周口太康县)。

历史沿革

夏朝,属豫州,名栗城,中期为夏王朝都城。西周至春秋,今夏邑为宋国栗邑。战国,属楚。秦,在今夏邑地置栗县,在今县境东北部置祁乡县。

西汉,初,除栗县和祁乡县外,又在今夏邑西南部置建平县。后,栗、祁乡、建平3县皆为侯国,属沛郡。新朝,栗侯国改称“成富”。

东汉,栗侯国和祁乡侯国皆废。建平侯国属沛郡。三国,今夏邑地属魏,南部属谯郡,北部属梁国。西晋,归属如魏。东晋,在今夏邑西南置马头郡,治建平城(今马头),辖蕲、己吾、下邑3县。南北朝,今夏邑地属梁郡。北魏孝昌二年(526),下邑县治所于栗城(今夏邑县城),栗始名下邑。

北齐,下邑属马头郡晒的萝卜干怎么吃;马头郡废,属亳州。隋,初属谯郡,开皇十六年(596)置宋州(治今商丘市睢阳区),下邑县属之。唐,下邑初属宋州。宋州易名睢阳郡,下邑属之;睢阳郡复名宋州,下邑仍属之。五代,后梁,下邑属宣武军(今商丘)。后唐,宣武军改为归德军,下邑仍属之。宋,归德军改为应天府,辖下邑。金,应天府改称归德府;下邑属之。

金末,改下邑为夏邑。元,夏邑并入睢阳,不久复置,仍属归德府。明,清,夏邑均属归德府(州)。中华民国,民国2年(1913)2月夏邑属豫东道。民国3年6月,豫东道改名开封道,夏邑遂属开封道。

民国19年开封道废,县隶省。民国22年属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商丘)。抗日战争时期,夏邑由 ********* 、 ********* 、日伪3方 ********* 管辖。( ********* )夏邑县 ********* ,治所无定,属河南省第二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夏邑县抗日民主 ********* ,治所无定,先后属八路军苏鲁豫支队、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淮北路西专员公署;雪商亳县抗日民主 ********* (会亭、马头、业庙、济阳一带属之)属淮北路西专署。

日伪夏邑县 ********* ,治县城,属豫东道。解放战争时期,夏邑属 ********* , ********* 两方 ********* 管辖。夏邑县 ********* ,治县城和刘堤圈(今夏邑县车站镇),属河南省第二行政区(商丘);夏邑县人民 ********* ,治所无定,先后属苏皖边区第八行政专署、豫皖苏区行政委员会、豫皖苏区第三专署、商丘专员公署。1949年,夏邑县属商丘专区。1958年,商丘专区与开封专区合并,夏邑隶属开封专区。1961年,商丘专区与开封专区分开,夏邑仍属商丘专区。1996年商丘专区改商丘市,夏邑隶属商丘市。

3地理

编辑

夏邑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且充沛,是国家小麦、棉花生产基地县。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降水量762毫米,无霜期217天。优质山羊板皮、小磅牛皮产量出口居全省前列。夏邑泡桐、蚕茧、桐木产品、丝织地毯、抽纱、刺绣远销东南亚、西欧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夏邑县工业发达,已形成以纺织、油漆、酿造、皮革、食品、化工、机械、建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夏邑还是全国石棉四大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华夏石棉第一县。荣获国际金奖的“大富豪”系列酒名扬中外。

夏邑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夏邑素有“中原粮仓”和“蘑菇之乡”的美誉。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果菜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河南省林业生态示范县。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51万亩,常年粮食总产量10亿公斤,连续7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夏邑的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拥有年10万吨食用菌的生产量,是全国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被评为“中国食用菌之乡”。

4区划

截至2013年底,夏邑县辖夏邑县产业集聚区及22个镇、2个乡:

城关镇

会亭镇

车站镇

李集镇

杨集镇

马头镇

韩道口镇

济阳镇

太平镇

罗庄镇

火店镇

中峰镇

胡桥镇

孔庄镇

业庙镇

何营镇

骆集镇

王集镇

北岭镇

郭店镇

桑堌镇

曹集镇

刘店集乡

歧河乡

5经济

指标

2013年夏邑县完成生产总值191亿元,同比增长13%。2013年以来,夏邑县根据省、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按照合理布局、功能完善、产业集聚、各具特色的思路,结合城镇定位与实际,加大投入、明确重点、快速推进,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寿的现代化新兴城镇。2013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9.8%。

一是突出重点,加快城区建设。重点围绕“一湖”(天龙湖)、“一河”(废运河)、“三区”(旧城区、新区、产业集聚区)做文章,以县城人口产业加速集聚、功能全面提升为核心,大力延伸完善城市功能,推动新城区提高城市品位、增强辐射功能,老城区提升交通状况、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新城变“靓”,旧城换“颜”,成为全县发展的极核。2013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7.6亿元,完成了道路、城区供水、排水、绿化等多项重点工程40多个;启动了26个高档小区建设,尤其是总投资20亿元的中原国际纺织服装商贸港开工,建成后将成为商丘市周边体量最大、业态最全、辐射最广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

二是统筹兼顾,加快中心镇区建设步伐。按照“一主、两副、一带三轴三片区”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一主”,即县城区为县域城镇体系核心;“两副”,即会亭镇、车站镇发展为县域两个副中心;“一带”,即车站镇-县城-会亭镇发展带;“三轴”,即县城-会亭-业庙、会亭-济阳、县城-韩道口三个发展轴;“三区”,即以县城为中心中部经济区、北部经济区、南部经济区3个城镇经济区,突出抓好以会亭、车站、城关、太平、李集等10个建制镇为重点的中心镇区建设,搞好集镇道路、排水、电力、通讯、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综合功能。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城镇主导产业,以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增强城镇经济实力,带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是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新型农村社区与中心城区、中心镇区、产业集聚区一体规划建设,形成了“城—镇—社区”联动发展的局面。全县共规划了120个新型农村社区,89个农村社区,9个城中村改造社区,22个乡镇 ********* 所在地。2013年,全县19个乡镇中心社区基本建成,4个产业集聚区社区全面建成,吸纳8000户居民近3万人居住,实现了农业人口向集镇区和产业集聚区的有效专移。

四是产城融合,促产业集聚发展。围绕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了商品房50万平方米,保障性安居工程70000平方米。从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着手,修建了跨越大道、创业路、康复路等道路和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完成了供水、休闲娱乐、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品位的不断提高,有力的促进人口向城市转移,也为承接转移、发展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强了竞争力。

五是强化招商,增强产业支撑。2013年以来,全县新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7个,其中1至3亿元的11个,3至5亿元的2个,10亿元的以上的2个。完成省外资金实际到位资金41亿元,实际到位境外资金2900万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3000万美元。

(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3个百分点。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县粮食平均单产889斤、总产19.7亿斤,分别增长0.8%、4.5%,实现“九连增”,我县再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全省唯一。双联鸭业养殖基地规模扩大,雨润集团夏邑基地开工建设,全县生猪出栏及存栏量均居全市第一,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总数达到11家,全市第一。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认真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在全省绩效考评中位居第三;完成了2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和13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建设任务;桑堌、何营两乡镇土地整理工作顺利推进。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2万亩。农业生产装备及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5%,高于全市平均增幅6.5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5.3亿度,增长20%。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迅速壮大,产业集聚区落户纺织服装企业78家,从业人员超万人。淮海铸造、雪枫粉业、华鹏纺织、圣源线缆、祥熙织造、大洋纱线等市级重点企业运营正常,其中圣源线缆获得“市长质量奖”。金联发箱包、方舟棉业、德航服饰等成长型企业规模扩大,效益逐步提高。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启动了博园家具城等专业市场建设,完成了工业品市场改造任务,开工建设和改造城乡农贸市场6个。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活跃,石油、通讯、烟草、邮政等行业效益逐年提高,物流、餐饮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县个体工商户2.3万户,数量居全市第二。

(二)持续统筹城乡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第三次修编,规划区面积由36平方公里扩大到66平方公里。完成了火店等6乡镇中心社区详规编制工作。加大违法违规建房控管力度,城乡建设秩序进一步规范。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启动了教门街拆迁改造工程;围绕市民关注的热点,集中搞好城区道路、供排水、公厕等配套设施建设,修缮、疏通排水管道12公里,新建公厕9座;完成了第二水厂建设任务,实现一、二、三水厂联网联供。加大新城区建设力度。完成了医院、学校规划布局;提高了运河景观带绿化管理水平;完成了南区6条道路建设任务,长寿阁等重点建设工程基本完工;力达、天龙湖运河城等现代特色小区初步建成。加速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拆除旧房9200处,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净增耕地4540亩。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40个,新建住宅1.7万户,骆集双联、太平龙河湾等社区成为全市典型。启动了产业集聚区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修县乡道路57公里,群众出行条件进一步改善。

(三)持续加大招商力度,招商成果不断扩大。抢抓产业转移机遇,认真实施招商引资路线图计划。新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其中投资3亿元以上项目3个(金晶生化、万锦实业、永安纺织)。实际利用外资3080万美元,超额完成市定任务。坚持领导帮扶和双周督导制度,大洋纱线二期、祥龙织造、天嘉服饰等实现正常投产。全年争取中央批复投资项目33个、2.1亿元,全面完成了14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四)持续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集群迅速壮大。完成了产业集聚区扩容提升工作,规划面积达到19.44平方公里;新建了产业集聚区展览馆,实施了华夏大道拓宽改造和第二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基础建设工程。纺织服装业快速发展,全县纺纱生产能力160万锭、织布能力5万吨,年服装生产能力7000万件(套)。在2012年初省 ********* 组织的产业集聚区观摩评比中,获得黄淮四市第1名的好成绩,被确定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培育对象”。

(五)持续抓好财税金融,发展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财税收支结构进一步优化,税收收入2.8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8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2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5.2亿元、贷款余额47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22.3%、8.5%,金融存贷款余额均居全市第二;农村信用社达标升级工作稳步推进。

(六)持续创优发展环境,区域发展优势逐步增强。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地、招工、融资、环评等发展瓶颈。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解决了用地难题;逐步完善招工促进机制,基本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协调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投放,融资到位资金7.8亿元;先后帮助48家企业办理了环评手续。严格执行“123456”软环境治理机制,全市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软环境治理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七)持续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县公共财政收入用于重点民生支出达23亿元,占全县公共财政支出的79%。就业和保障工作得到新加强。完成绿色证书、“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500人,被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全市唯一。逐步加大低收入群体救助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扎实推进,受到国务院表彰;持续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加大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新建保障性住房2200套。教育、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8名考生考入北大、清华,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督导先进集体”;认真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改造学校83所;强化校车安全治理,全年没有发生校车安全事故。加大科研投入,荣获省科普成果一等奖1项。卫生、计生工作取得新突破。实施了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人民医院综合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基本保证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认真开展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工作,通过上级验收。广电、文化工作取得新成效。电视广播质量逐步提高,新增有线电视用户3000户。隋唐运河济阳段申遗工作稳步推进;加强对外文化宣传,长寿文化、华夏文化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其他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坚持依法供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没有发生污染事故。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做好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以及拥军优属工作。老龄、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全面发展。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地方史志、工商联、人事、编制、审计、气象、盐业、物价、档案、粮食、供销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打火机产业基地

中国打火机生产基地——夏邑

夏邑县是中国最大的打火机制造基地,夏邑县打火机加工产业集群为“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之一。夏邑县拥有各类打火机生产及相关企业219家,从业人员3万人。2007年,全县产销打火机50亿只,实现产值30亿元,其中仅夏邑县会亭镇打火机厂家就实现年产销打火机30亿只,实现产值18.5亿元,占全县总体的62%。夏邑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一次性打火机生产基地。2007年,夏邑县组织新九、顺通、慈会等5家规模以上打火机生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针对“CR方案”中有关技术要点,研发出符合标准的自动锁定撬板等6项产品配件,从此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止儿童误用安全装置的打火机,使所生产的打火机全部符合“CR”标准,通过了欧盟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夏邑县生产的“新九”“百事得”牌打火机,获得名牌产品称号,远销全国各地,部分产品还出口到俄罗斯、日本、韩国、南非等20余名国家和地区。

纺织服装基地

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夏邑

按照“纺织产业做大做强膨胀规模,服装产业招大引强培育品牌”的思路,夏邑县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引进纺织服装类产业项目,先后落户纺织服装企业80余家。纺纱能力由2010年初的不足10万锭发展到160万锭,织布能力从5000吨发展至5万吨,服装加工能力由不足1000万件突飞猛进至7000万件,初步形成了“棉(化纤)—纱—布—染整—面料—服装、家纺”的产业链条。2011年全县生产棉纱超过70万锭,14万吨,约占世界产量30%。

食用菌加工基地

中国食用菌之乡——夏邑

夏邑县食用菌生产加工业主要分布于夏邑县车站镇、李集镇、王集乡,起步于2000年,发展于2002年,现已成为豫东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全县11个乡镇、83个村委、8000户农民从事食用菌生产,形成以双孢菇、草菇为主,香菇、鸡腿菇、杏孢菇、平菇等多菇并举的生产格局,先后培育40个购销加工龙头企业,61个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全县发展双孢菇1.5万座、750万平方米,其他菇类1000万袋,年产量1.5亿公斤,年加工食用菌罐头2万吨,盐水菇6万吨。带动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达3.2万余人,初步成为全国知名的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和创汇基地,先后接待黑龙江、湖北、山西、河北、安徽、内蒙古、山东、四川、陕西等10省27个县、市领导及专业人员500余人(次)参观考察,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县级食用菌之乡。

基础设施

夏邑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十分优越,距京九、陇海铁路交叉的黄金十字架仅40公里,陇海铁路、霍连高速公路、310国道、商宿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遍及城乡。县城及24个乡镇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已与全国并网运行。县内电力充足,由华东、华中两大电网同时供电。

公路总里程372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5.5公里。有省道3条,全长76公里,县乡道全长296公里。桥梁73座,1770延米,乡公路晴雨畅通。664个行政村通汽车。北部有陇海铁路12公里,县辖内设有周楼、杨集、2个火车站。

全县有果树、良种、蔬菜、养殖等科研机构15个,科技人员4300多人。几年来,全县共组织实施科研计划项目147项,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150多项、创科技成果48项。有各类学校642所,其中中专3所,高级中学7所,初中65所,小学567所,在校学生26.85万人。全县有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艺表演团体等机构。全县有卫生机构33个,卫生技术人员2652人,拥有病床位1925张。夏邑体育工作成绩显著,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

政策

一、税收政策。

入住本县产业集聚区工业项目,自投产之日起3年内其交纳的所得税和增值税,财政地方税收留成部分全额退还给企业。

出口企业当年自营出口50万美元以上,当地财政按每出口1美元奖励企业0.02元人民币。

二、用地政策。

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实行“一事一议”零地价供地。

招商环境优势:

首先,我们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兑现承诺,实行限时办结,一事一议,建立了客商至上、特事特办得绿色通道,把所有困难留给 ********* ,把所有便利让给企业,使优质服务贯穿项目洽谈、引进、建设、投产、达效全过程。

第二,产业集聚区除质检、安监、住建等部门进入外,实行封闭式管理,推行全程优质服务,实行项目指挥长负责制,严格落实“一二三四五六”软环境治理机制:

(一)是每个重点项目建立一个由县级领导任指挥长的项目建设指挥部,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优质服务;

(二)是做到项目征地企业不与群众接触、手续报批不与部门接触;

(三)是严厉打击项目建设中的强装强卸、强揽工程、垄断工料的不法行为;

(四)是严禁向企业乱摊派、乱检查、乱评比、乱罚款;

(五)是坚决刹住在企业管理中的吃、拿、卡、要、报等不正之风;

(六)是招商过程中落实首招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站服务制、过错追究制、客商评议制、按期兑付制六项服务承诺。

6长寿

长寿福地

2008年10月6日,夏邑县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成为河南省当时第一也是唯一获此称号的县,同时成为中国的第八个“长寿之乡”。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年夏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2.7岁;到2007年底,该县113.8万人中,60岁以上人口为148601人,占总人口13%;80岁以上老年人28350人,占总人口比例高达2.5%,超过1.4%的国家评审标准;止于2008年4月底,100岁及以上老人120人,每10万人中有10.5个百岁老人,超过7/10万的国家评审标准及联合国的7.5/10万的评审标准。据统计,至2008年4月底,该县金婚夫妇6386对,钻石婚夫妇871对。韩道口镇班则启、班胡氏夫妇年龄分别为103岁和102岁,婚龄达84年。

2011年商丘宁陵被评为长寿之乡,2012年商丘永城被评为长寿之乡。至此,商丘市已有夏邑和宁陵两个县和永城市是国家级长寿之乡,这为商丘市申请长寿乡奠定了基础。

夏邑县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冷暖适中。虬龙沟、巴清河、沱河、东沙河等河流横穿全境,水质优良,生活饮用水达到GB/T5750-2006标准;空气清新,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26.9%。当地物产丰盛,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苹果、食用菌、各类时令蔬菜均是餐桌上常见的食品。

除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外,该县的高寿老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长寿遗传基因。据鹿邑司姓祖谱记载,司姓1—11世先祖(始于南宋)平均年龄达86岁,其中90岁以上3人,百岁以上2人。已经100岁的曹集乡农民郭允千,其家族亲属均长寿,年龄大都在90多岁。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该县最高年龄者已达114岁。

2007年,中国老年学学会颁发了“中国长寿之乡”评比标准和评审办法,并同时在全国展开评审活动。评比标准规定有3个必达指标和12项考核指标。3个必达指标:

1、长寿的代表性。区域现存活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10万以上。

2、长寿的整体性。区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全国水平高3岁。

3、长寿的持续性。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4%以上。对于12项考核指标,要求其中2/3必须达标。截至目前,全国有8个县市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长寿文化节

2011年10月28日—30日,中国·夏邑首届长寿文化节在夏邑县成功举办。

开幕式上,市政协主席吴宏蔚宣布中国·夏邑长寿文化节开幕,中国老年学会、长寿研究委员会主任萧振禹宣读贺信,

节会期间,夏邑县分别举行了中国·夏邑首届长寿文化节健康与长寿高峰论坛、长寿文化书画展、长寿文化摄影展、长寿食品展、民俗文化展、民俗实物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100多名民间工艺匠人,为大会亮绝活,现场进行泥塑、捏面人、吹糖人、剪纸及宫灯、中国结、旗穗、石雕、木雕、刺绣等手工技艺表演。举行了唢呐大赛、民舞表演、曲艺演唱大赛。

7旅游

夏邑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战国时期筑建的古栗城,周围拥有3000亩水面的城湖,现经开发已形成集旅游、休闲、水产、商贸为一体的"天龙湖公园”,县城服务设施齐全,豪族、孔祖、栗城、天龙等数十家宾馆及商业、饮食服务网点遍布城区。灿烂的孔子祖籍文化,标志着夏邑文明的昨天,一片片火热的开发区、工贸区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工厂展示着夏邑美好的未来。名胜古迹彭雪枫将军纪念馆,在县城东孔庄乡八里庄村,蔡楼遗址位于县东南蔡楼村。

夏邑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夏代属虞地,商代为栗邑,西周属宋国,秦置栗县,汉置栗侯国,北魏时称“下邑”。金末取“华夏之邑”意,改称“夏邑”,相延至今。夏邑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祖籍。孔子多次回栗祭祖和考察殷礼,县城北6公里处建有“孔子还乡祠”。八里庄是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将军殉难地,建有“彭雪枫将军纪念馆”。

8民俗

服饰

清末,上层人物男着长衫马褂,女着紧身旗袍,均为丝绫绸缎。劳动人民平时均着短衣,男着偏襟短衫(俗称大襟褂子,后改对襟褂子)。冬季着长衫棉袍,多不扣纽,拦腰束带,紧身利落。裤子,清末、民国均为大腰裤,折腰后束带,裤脚肥大,脱穿方便。较好的人家春秋穿无腰套裤,冬天穿全腰棉裤。劳动人民衣料均为当地手工织的染色土布(俗称上土大布),男尚深蓝,女尚浅蓝,小孩穿蓝底白花的土花布。丝光蓝、标准布、府绸之类的机织布(当时统称洋布),很少有人穿的起。

民国时期,夏邑县城出现西服、中山装、学生装、女短裙,当时认为新颖、时髦;清末的遗老遗少,仍着长衫马褂以示循古。劳动人民服装样式变易不大,只是机织染色布服装逐渐增多,但仍以土布为主。

建国后,长衫渐废,制服流行。年轻妇女渐由偏襟改为列宁式翻领对襟上衣,男女渐改穿制服裤(大腰裤渐废),一般均为机织的蓝色或青色布(土布渐废),色彩、式样较单一、古朴。1981年后,人民服装变化巨大,样式新颖,色彩缤纷,青年男女服装,城乡已差异不大。

帽子:清末,男人多戴六瓣瓜皮帽头子(顶上带红疙瘩)。民国时期,毡制礼帽流行,瓜皮帽渐废。农民冬天多戴棉线帽,俗称“猴帽”,夏戴草帽、斗笠。建国后,制服帽、工人帽流行,礼帽随长衫废除,冬有海军式的裁绒帽。1981年后,帽子式样大革新,据1985年商业部门统计,冬季购销男女冬帽近50余种。随着西服的流行,礼帽也在夏邑市场出现。

鞋:清末、民国时期,均穿自空缝制的乌帮白底的布鞋,劳动人民走长路多穿草鞋、棉线鞋,轻便而且代价低廉,冬天穿苇缨毛窝(用茼和苇缨编成)。棉鞋一般穷人穿不起。雨天穿麻窝或稻草窝子(用茼或稻草编织成),不仅防水性差,而且笨重磨脚。雨胶鞋夏邑早已出现,但价格昂贵,城市贫民和乡下人很少享用。建国后,雨胶鞋渐在乡间流行。各种胶底布鞋,机制布鞋,塑料凉鞋,猪、牛皮鞋,也渐次普及。

袜:清末民初,人民多穿自家缝制的白布袜,穿时裤脚扎上带子。的渐穿线袜(俗称洋袜)。农民多给线袜缝上帮底,经久而磨。除冬天外,农民很少穿袜子。1980后,棉线袜渐少,已为各种化纤袜子取代,冬天赤脚的人已很少见。

饮食

清末、民国时期,人民食用的粮食,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绿豆、豌豆、豇豆、谷子、红薯等。农民以高梁、红薯为主食。有的地方习惯吃发面馍或死面饼子(用锅贴或蒸而成)。大米较少,逢年过节方能吃上一顿。1981年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夏邑县人民摆脱了吃高粱、红薯、回销粮的困境。

过去农民一年到头吃自家腌制的咸菜(如酱豆、萝卜干类)和晒的干菜,逢年过节,才能吃上鱼肉。婚丧喜庆,十大碗筵席,或六碟六碗,或八碟八碗筵席。由于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发展,猪、牛、羊肉、鸡、鸭、鱼、蛋、瓜、果、蔬菜,已充斥市场,满足需求,大大丰富了城乡人民的物质生活。

住房

千百年来均为土墙草房,即以泥土为墙,高梁秸或芦苇为芭,苫上茅草或麦秸。农村小康人家有前屋、堂屋、偏屋。很多穿苦人家只有茅屋一二间,一家数代同居一室。为防盗防寒,一般正房后墙均不留窗户,室内阴暗,夏天万为闷热。房屋结构质量较差,数年之后即开始破漏,以后得年年修葺。瓦房只有官衙、公署、庙宇、祠堂和城乡少数上等人家才有。1981年以后,房屋更新速度较快,夏邑县城房屋更新更快,一幢幢楼房从平台升起。城郊居民区砖瓦房鳞次栉比,农村新建的瓦房已经过半。但农村建房大部缺乏合理布局,样式单一,不光浪费耕地面积,而且设计多不合乎卫生要求。2000年以后,夏邑农村普建二层小楼房。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夏邑各乡镇,首先富有的居民,率先建起三层或四层的小洋楼。里面配有卫生间,淋浴房,空调等等。

夏邑县自第一批居住小区卫康花园等小区开建以来,已形成大规模小区开发。例如北区的滨河花园,东区的海天花园,南区的力达等。居住环境逐渐改善,很多小区都已形成正规物业管理,天然气、光纤进入社区,并且有些小区逐步建立了暖气供应系统,如海天花园、富饶春城等。质量也进一步提高,并逐步向高层、小高层发展。结构向框架和框剪结构发展,整体现浇。县城已出现高层社区,如海天花园等。

9开放

夏邑曾先后成功的举办了“孔子祖籍文化学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儒商现象与现代市场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全国落叶果树研讨会”、“中西部县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国内会议,并多次在沿海发达地区举行招商引资会议。近几年来,引进县外资金数十亿元,一大批外来投资项目在夏邑建成投产。

第四届孔祖文化节开幕“弘扬孔祖文化、扩大经贸交流、促进合作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孔祖文化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5月15日在孔子的祖籍所在地夏邑县开幕。夏邑县是孔子的祖籍所在地,孔子六世祖由夏邑奔山东,孔子曾多次回乡祭祖、考察殷礼,后人在县城北六公里处立祠以作纪念,取名“还乡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