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创新非遗传承,靠人工智能如何实现

光看“上海大学可穿戴技术与中国非遗刺绣创新实验工作坊”的名字,会让人感觉这个工作坊是研究如何让非遗刺绣“可穿戴”的。12月15日,记者走入上海市图书馆的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以下简称大艺展)展厅发现,这家工作坊摆着一台台电脑显示器,上海美院数码艺术系学生宋安琪头上和手上戴着电子传感设备,坐在电脑前认真刺绣,显示屏显示的正是她刺绣时的脑电波和肌电波,时而平缓,时而激烈——“可穿戴技术”原来指的是这个。

创新非遗传承,靠人工智能如何实现  第1张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常务副系主任李谦升介绍,把不可见的非遗传承过程用可穿戴设备展现出来,希望能用这种游戏方式,吸引更多人来体验非遗,借助人工智能帮助传承人创新设计也是未来一大应用方向。

虎头鞋每一针都有情感

宋安琪戴的电子传感设备原本应用于情感治疗领域,用于记录人的情绪波动。当年轻的学徒和非遗传承人一起戴着这种设备刺绣时,通过不同的数据波形,可以直观看出他们专注度和放松度的不同。“新手专注度比较高,但不平均,老师整体比较均匀。”宋安琪指着展板上的数据图介绍,这来自她一位学姐的实践。“以往很少有非遗和数据的结合,如今各个技术领域发展迅猛,我们希望用数据赋能非遗学习,看能否找到突破口。”

此前,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章莉莉带领团队,让非遗与当代设计、艺术对接,成功推出一批作品。章莉莉的名字也出现在该项目的专家指导团中。“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在非遗活化与传承上,我们有不同的路径。”李谦升说。让非遗重回生活,最难的是创新设计。李谦升眼中的路径是借助数字技术,和传承人一起创新。他觉得,能够接触到设计师的传承人还是少量的,但未来通过数字技术和工具,可以帮助更多人解决创新难题。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大学生艺术创新实践工作坊展区,摆满该校学生课余制作的手工艺文创。其中,用衍纸做的仿点翠饰品典雅精致,一枚发簪就要耗时一天。大三学生宋祥带来一系列虎头鞋作品,最上方一双绿色鞋子的制作者是他的“师父”——他在安徽老家的外婆。“我从小跟着外婆,耳濡目染,也想做些有自己特色的设计,把外婆的技艺传承下去。”

看了上海大学实验工作坊项目,宋祥觉得,数字技术对非遗传承会有帮助,但艺术设计和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这是人工智能难以替代的。“我的虎头鞋里,每一针都藏了对外婆的情感。我还是倾向于手工。”他把虎头鞋元素融入高温珐琅饰品,带来展示的几件作品背后,是300多张设计稿和几千个图案的积累。

辅助设计帮助生成图案

人工智能帮助非遗设计的目标多久才能实现?“现在就可以做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李谦升说,目前利用对传承人的技法做数字化保存和分析,可以通过辅助设计技术帮他们做些图案生成,不过,要让这些传承人方便使用,还有难题待解。“艺术要和科技结合。未来,这一项目会应用到非遗传承教学中,帮助普通人群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非遗技艺的魅力,也帮助传承人借助数字手段更好地传承技艺,形成数据库,从中提取更多和生活美学有关的设计。”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说。

大艺展是教育部主办的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艺术盛会。本届展演活动主题为奋斗、创新、奉献。本届大艺展上海市活动艺术作品类及大学生实践艺术工作坊展演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大学承办,全市43所高校作品参展,展至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