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云从科技周曦对话波士顿动力:人工智能必然进化为人机协同

现有的深度学习技术路径发展已至瓶颈,人机协同既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需要,更是人工智能服务用户的必然

意外的疫情,让用户开始不得不接受,慢慢习惯越来越多的机器人的服务。

11月4日,在广东举办的2020企业创新生态大会上,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与波士顿动力创始人马克·雷波特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世纪对话,深入交流了关于人工智能当下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应用场景,以及疫情对人工智能的改变。

马克·雷波特认为,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方式,过去人们害怕机器人会替代他们的工作,但疫情让人们看到了机器人能够替代人类在危险的环境里完成工作,人们对机器人的接受度也随着疫情的蔓延而提高。

对此,周曦认为,人工智能不应该被束缚在具象化的实物上,而是像思维一样能够拓展出无限的边界。“我们的动作是有边界的,但思维是没有边界的。”在周曦看来,机器人是人类的四肢,而人工智能则相当于人类的大脑,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2019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一系列重要文件,包括《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为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定调,要求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最近几年,云从科技一直在倡导人机协同的技术、产业化路径,并已经在广州投建全国首个人机协同开放平台。

机器人祛魅,走入日常生活

两位行业AI行业领军人物一致认为,此次新冠疫情对于人工智能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疫情对于行业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契机,有助于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推广。”1992年,马克·雷波特创办了波士顿动力,是动态仿生机器人领域里当之无愧的“执牛耳者”。

周曦认为,机器人的出现实际上是延展了人类的四肢,让我们去到我们去不了的地方,或者帮我们做一些危险的工作,而仅靠机器的力量去实现人工智能是极为困难的,“我们看到机器人或机器狗它是在物理环境下,它们是有边界的,但是思维它可以在线上做链接,它可以把各种信息全部链接起来,所以人工智能的适用范围不限于在我们的具象机器人上。”

的确,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两家公司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人们看到波士顿动力旗下的机器狗spot在法国的街头上身负消毒设备对街道进行消毒,在新加坡的公园里提醒着人们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让机器人去代替人类在危险环境里工作。

相比之下,云从科技想的则是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机协同平台对疫情进行检测、监控和溯源。这家成立刚满5年的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并且已经成功承建了多个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和人机协同开放平台。

在周曦看来,人工智能现阶段有两个发展方向,第一是工具化,即发展出新的工具以更高的效率去取代旧的工具,另一个方向就是人机协同,通过人与机器的配合,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人机协同,突破人工智能的发展瓶颈

对于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周曦坦言,现在的技术远没有达到完美的阶段,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是基于深度学习,而深度学习很难让人工智能向着真正的智慧化发展。

“依靠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另外一条路——专家知识,我们要相信人的力量,我们要跟人结合。”周曦认为人机协同是现阶段人工智能最正确的发展方向。

周曦在这里详细地阐述了人与机器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因为人可以在复杂的环境、很小的样本下做出创造性的决定,但是机器一定要做成千上万次的试错才能做出决定。”

人工智能最终要为用户服务,让机器去延展人类的智慧。

周曦指出最有智慧的人,并不是机器,而是人的大脑。人工智能的首要目标是赋予机器感知能力,其次是让机器拥有认知能力,最后是让机器拥有知识,具有思考能力。周曦将这一过程总结为“看得见、听得懂、然后像人一样思考。”

“如果我们的人工智能也按照人的逻辑层层递进,那它就成了人的良师益友,可以启发人类,帮助人类。”周曦相信未来人与机器的关系一定是相辅相成的,但最终的决策权依旧在人类的手中,双方配合以实现极致的效率,这就是人机协同的最终形态。

同时,周曦也认为要制定统一的规则去避免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我们的一些头部企业应该配合我们的 ********* ,把这个规则设定好,它才能引导这个行业像一个健康的方向去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海南无关。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