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国际竞争“新焦点”:政产学研激辩下一代AI发展,中国如何脱颖而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在全球各国科技竞争愈发激烈之际,AI成为中国建设科技强国道路上的重要助力。

国际竞争“新焦点”:政产学研激辩下一代AI发展,中国如何脱颖而出?  第1张

9月3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下一代可信AI——认知兴起,因果探路”主题论坛于上海世博中心举行。此次论坛由零犀科技和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集智俱乐部协办,旨在聚焦不同视角,探索AI可信、可解释、安全可靠等方向的发展与应用创新,深入探讨下一代AI的技术实现、商业路径,以及产业级创新创造的价值范例。

论坛现场,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在线参会并致辞,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科学教授、“贝叶斯网络”之父、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朱迪亚·珀尔(Judea Pearl),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主任、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生物统计和信息研究室主任周晓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礼,以及零犀科技CTO曾文佳等嘉宾带来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之后,一场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现况与未来可能性”的高峰对话也在现场举行。零犀科技创始人兼CEO夏仲璞主持,与Bitrock投资合伙人朱晖、360金融CTO王继平、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方中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部副主任曹峰、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礼展开深度交流。

方中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这几年技术发展非常快,例如以华为为代表的企业,无论是解决方案还是芯片设计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企业为什么能够做那么好的技术出来?我们的科研院所、大学怎么去产学研结合?华为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国家投入政策要改变,机制上要进行改变,我们需要有一些产业方向引导,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基础。”

AI技术发展迎来关键阶段

吴忠泽在致辞中指出,AI技术目前处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过渡的关键阶段,技术路线、产业形态、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随着AI发展,特别是在产业应用的不断深入中,诸如安全稳定、可信可解释、公平公正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要进入下一代AI技术的应用实践,既需要提出新理论、新技术,还需要有突破性的应用场景与组织架构建设。

朱迪亚·珀尔则从两种范式谈起:“其一,以数据为中心的范式,即如何更好地拟合数据,以便最大化数据指标的‘拟合度’。例如,来自观察研究、随机对照试验数据等。其二,是科学范式,即一切都以现实为目标,将它与人类对世界的经验结合起来,再通过数学运算,最终得出一个从全局出发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以数据为中心的范式正在向以科学为中心的范式偏移,一场席卷多个学科的“因果革命”正在发生,产业实践达成高质量价值创造的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

零犀科技CTO曾文佳表示,AI的探索必然导向实践,实践的目的必然是创新与价值创造。在这样的目标下,AI已经开始迈向可信、可解释、强鲁棒性、可迁移的实践范式。零犀科技的因果AI架构使得全面深维理解用户成为可能,在服务式销售的场景里,通过因果决策引擎计算成单概率,排除营销噪音,借助模型驱动不同的销售变量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介入,从而以低于“纯人”的成本达成高于“纯人”的效果。目前,零犀科技基于因果AI打造了“需求探询”系统,并以“人机融合”的方式率先切入销售场景,可实现深入“理解和激发需求”,已为众多金融、保险、互联网等合作伙伴提供直达关单的代理销售服务,形成了从理论指导、技术支持到融合落地的实践方法论。

长期致力于因果AI学术探索的刘礼教授强调:“因果关系理论与现有机器学习系统的结合开拓了机器学习领域的新思想和新途径。仅靠数据拟合,AI往往会产生偏见、难以迁移和不可解释的问题。目前,因果模型在涉及数据拟合的独立分布层面有了较大发展,但在干预、反事实层面还在持续深入探索。在越来越多的工程实践中,过往以数据为中心的‘大计算’逐渐转向以‘数据理解’为目的的探索中,这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意味着深刻的范式转换。”不难发现,AI产业应用与商业化正越来越以效果与价值为导向,并对技术解决方案与非技术解决方案的迭代、交叉融合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竞争“新焦点”

近年来,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吴忠泽表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围绕着核心技术、顶尖人才、标准规范等强化部署,力图在新一轮的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

吴忠泽介绍,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实现重要突破。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技术世界领先;自适应自主学习、直觉感知、综合推理、混合智能和群体智能等初步具备了跨越发展的能力;中文信息处理、智能监控、生物特征识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逐步进入实际应用。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日益活跃,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与有力的政策支持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

在全球AI指数排名中,中国已经由第六位上升到了第二位。在中美AI竞争中,美国在人才、硬件、算法有明显的优势,而中国在数据、应用、系统集成方面占优。中国在世界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中处于应用层并跑和领跑,现有的“模型发展+闭环应用模式”,使得未来5年大量应用落地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吴忠泽也提醒,中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的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差距还比较大;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特别是以芯片、开源框架为核心的基础软硬件支撑体系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树立AI“被卡脖子”的危机意识,建立自主可控的AI技术体系和生态,事关我国国家安全与核心竞争产业,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是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前置条件,关键在创新,根本靠人才。

8月31日,美国芯片设计公司英伟达称,美国 ********* 要求其限制向中国出口两款被用于加速人工智能任务的最新两代旗舰GPU计算芯片A100和H100。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月1日表示,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科技霸权主义,美方一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企图利用自身科技优势,遏制打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此举违反市场经济规则,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曹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用芯片问题来卡中国,但是我们没有必要灰心,这类事件不是第一次出现。中国发展这么多年,已经把很多问题都解决了,接下来应该继续做好自己的事情,吾辈当自强。

方中华告诉记者,对于技术问题,这方面国家也有一些企业在发力。一方面要有政策上的引导,企业也要努力,各类资本要去投入,还要集结全球人才,这样几方面去结合,我们还是会有很多好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