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人工智能与人类博弈的时代到来之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确实在享受人工智能为我们带来的生活便利。

从战胜韩国围棋天才李世石的“阿尔法狗”,到拥有主持人、记者、歌手、诗人、画家、设计师等多种职业,甚至可以发单曲、出版诗集,人工智能正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调融入我们的生活,并且展现出了令人类叹为观止的智慧。

人工智能与人类博弈的时代到来之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第2张

利用量化的云数据进行天气预报,探索使用实时天气数据来控制输出。

现实的变革正在冲击着每一个“现代人”的想象力。

身处变革中的个体,明显感受到了时代转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介入深度,早已远超以往。过去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仅仅如衣服一般停留在表面;而在未来,科技于人类的关系将是“嵌入式”的无所不在。

不知不觉,“焦虑”正在成为现代人的普遍情绪。

未来的不可预见让人们感到失控:当全身上下都是传感器,整个世界都是“可编程的”时代来临,作为人类,在被人工智能“吃干抹净”之后,还能留下什么样的“舍利子”?

迎接挑战:未来属于STEAM人才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确实在享受人工智能为我们带来的生活便利。

人工智能已经融入千行百业之中:于生活,从扫地机器人、AI助手,到人脸识别、个性化推荐,这些科技产物于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于工作,人工智能正在将人类从重复劳力型工作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加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活力。于商业,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用户行为大数据,精准把握用户的痛点,让商家总能售卖“你真正想要的产品”。

但这也是人工智能对于人类潜藏的危机。一部分劳动力被替代,人类的隐私在大数据时代下基本处于透明状态,当整个社会充斥着规则化、程序化的机械,人类的“自我”世界会随之退化。

为了应对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竞争,人类也需要积极备战。麦肯锡在2017年的一份报告中提到,预计到2030年,将有多达3.75亿的人需要变动工作和学习新技能。

而达成这种能力构建,传统的单学科、重书本知识的教育方式就开始有些“不够用”了。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带来高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学习知识的速度永远赶不上问题产生的速度。而现代生活遇到的复杂问题也与过去的知识体系产生了断层,远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储备可以解决的。

我们需要学会用机器学习和处理信息,用大脑整合创新思想,用系统思维思考问题来应对未来。知识,不再是象牙塔中的“神谕”,而是调度资源解决问题的落地能力。

不畏挑战:应变力、自信、创造力

成为“STEAM”人才,仅仅拥有相应的学科知识基础是远远不够的。

掌握复合式的学科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有难度的。而解难题的成功概率,取决于是否具备挑战未知的“逆商”。

研究显示,孩子天生具有学习能力。98%的3岁儿童具备天才水平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到了25岁,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只剩下不到2%。大部分人都在成长过程中被旧有的思维桎梏、打压、萎缩。

为了培养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型人才,我们更应该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构建“STEAM”学科能力的底层密码:应变力、自信与创造力。

人生是场长跑,失败是必经之路,成功是硕果仅存。多少人,倒在了成长中无法应对“失败”的自我苛责上。

自信必须从“娃娃时代抓起”。孩子们在面对挫折、失望等等负面情绪时,一般情况下无法进行自我调节,如果缺乏适当的引导,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失去探索世界未知的勇气。

成功,是需要想象力的。成功,也是需要反复迭代的勇气的。

在这一点上,区别于成人对孩童“你一定可以成功的”的童话式鼓励,在乐高教育发布的“乐造新世界”概念视频中,开宗明义讲述了生活的真相:“并不是所有的尝试在第一次就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