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有钱真任性,万达又要建5家国际医疗机构,和美国顶尖医学院合作

十一黄金周的前一天,万达集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简称UPMC)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国合办5家顶级国际医疗机构。至此,已有36家海外医疗机构"进驻"中国。

关于办医院这件事,万达一直走在行业的最前列!话说这是万达继1440亿投资医疗后的又一可观动作,点击蓝字查看详情:万达在医疗领域砸了1440亿,医疗将成为万达新的支柱产业

万达集团和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首批合作5家国际医院,将选址北京、上海、成都等中国一线城市,其中成都医院项目已获得土地,开始设计,这些医院将全面引进UPMC的医院品牌、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以及医护服务体系,实现国际顶级医院在中国首次全面落地。



签约仪式现场

◆ ◆ ◆ ◆

36家海外医疗机构进驻中国

Overseas medical treatment

◆ ◆ ◆ ◆

虽然此次万达和UPMC"出手阔绰",但实际上,国外医疗机构在中国办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根据 ********* 息统计发现,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医疗机构已达36家。不仅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瑞士等欧美国家的顶级医院,还有来自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医疗机构。除了房地产开发商,他们在国内的合作对象还有药企、公立医院、中介机构等。

此外这些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姿势"也各不相同,包括开展远程诊疗、共建诊疗中心、共建医院等。

到目前为止,这些医疗机构在中国具体开展了什么业务?这些"外来者"的进入对中国本土医疗机构有何影响?

◆ ◆ ◆ ◆

强大且持续的海外就医需求

Overseas medical treatment

◆ ◆ ◆ ◆

近年来,海外就医的热潮日益高涨。2011年蔡强创办盛诺一家开始做海外就医业务时,一年只接待了2名客户,2012年也只有7名客户。到2017年,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1000,其中绝大多数为疑难重症患者。目前占据发达国家重症海外就医70%以上市场份额。

据不完全统计,2011至2016年间,海外就医的中国重症患者从数十人增长到约5000人,年均增长率达150%。

面对如此巨大且持续上升的海外就医需求,与其"走出去",不如"送进来"。于是就出现了大批海外医疗机构纷纷扎堆在中国办医院的"盛况"。当然了,这也得益于国家政策的鼎力支持。

◆ ◆ ◆ ◆

给力的国家政策支持

Overseas medical treatment

◆ ◆ ◆ ◆

海外医疗机构大批进驻中国,从根本上来说脱不开政策的支持。

社会办医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支医疗服务的提供力量,同时也是制衡医疗市场发展和平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从1980-2017年以来国家有关促进社会办医的20个主要政策,鼓励社会办医,总体来看,社会办医政策主要分成五个阶段:

社会

办医

初步放开阶段(1980-1991)

标志非公医疗机构成为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非公医疗初步发展。

鼓励发展阶段(1992-1999)

形成社会办医管理的制度框架,确定了非公医疗在医疗服务体系的地位。

分类管理阶段(2000-2008)

将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并针对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实行不同的管理。

新医改阶段(2009-2012)

在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中,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支持发展阶段(2013-至今)

针对不同类型的非公医疗机构出台更加具体的支持政策。

在国家整体的政策层面,一方面医疗机构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审批流程不断简化,非公医疗发展的外部阻碍逐渐消除;另一方面,对非公医疗机构的发展指导措施越来越细化和具体。

中国医疗市场存巨大的潜力和一系列利好政策,进一步推动并吸引着海外医疗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天时地利下,海外医疗机构开始加紧布局在华医疗市场,促成了上述国际医院在中国"遍地开花"的景象。

◆ ◆ ◆ ◆

围绕患者诊疗服务的小心探索

Overseas medical treatment

◆ ◆ ◆ ◆

虽然万达和UPMC一出手就是5家国际医院,但国外医疗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大胆"。最初,海外医疗机构与中国医疗市场的关系是依靠患者转诊建立起来的。

由于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交流的增多,国人开始有意识地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更好的医疗资源。这也促使了医疗中介机构的诞生。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海外医疗市场预计达到10亿元,2018年将超过20亿元,并在未来数年内维持高速增长。

根据财经媒体数据显示,海外医疗中介机构的业务大致可分为两类:

1. 癌症等疑难重症患者转诊,看重的是海外医疗机构的高端技术;

2. 高端体检、医美、康养等,看重海外医疗机构的优质服务。这种合作只涉及海外医疗机构、医疗中介机构、患者三方,主要针对中高端人群。

面向医疗系统的多元化输出

Overseas medical treatment

◆ ◆ ◆ ◆

这些共建的联合中心是海外医疗机构真正进入中国医疗市场的又一尝试,他们对中国医疗市场的输出不再局限于针对患者的诊疗服务,也借着中国医改深入的东风,输出自己在临床优势专科建设、医护培训、医院管理、服务理念等方面的经验。

为了更大范围地输出知识和管理经验,一些海外机构还在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负责将其内容形成本土化产品,其中最典型的是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下称梅奥)。



2015年梅奥又与高瓴资本集团成立的惠每医疗集团,将为中国医院和医疗机构提供梅奥的服务理念和技术,渗透于诊前、诊中、临床、诊后健康管理及转诊服务,致力于将梅奥体系在中国本土化。同时梅奥还与药明康德集团旗下分公司合资成立新公司,旨在研发面向中国的临床诊断服务。

◆ ◆ ◆ ◆

大刀阔斧建立国际医院

Overseas medical treatment

◆ ◆ ◆ ◆

同样是输出管理和服务经验,和梅奥不同,一些顶级医疗机构开始在华建立公司、诊所和国际医院。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海外医疗机构计划在中国建立新医疗机构是在近三年,即2015年-2018年,其中美国医疗机构最多,占7家;大多数新建医疗机构集中在北上广地区,上海最多。

其中已建成的有恒大健康和布列根与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共建的博鳌恒大国际医院、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和上海嘉会医疗合作共建的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相比于直接给医院输出知识,在这些诊所和医院的建设过程中,海外医疗机构从策划阶段就参与进来,对医院的选址、规划等提供咨询。

随着国外顶级医疗机构轰轰烈烈进入中国,这些新建以及在建的国际医院如何克服"水土不服"?

◆ ◆ ◆ ◆

国际医院立足中国医疗

市场的正确"姿势"

Overseas medical treatment

◆ ◆ ◆ ◆

当前环境下,无论是人民的需求,还是国家的政策,都是海外医疗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有利因素。但在打入中国市场时,也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抓住优势,走中高端医疗路线。中国医疗市场缺乏高端医疗服务,而这也是海外医疗机构的强项。结合实际优势,走高端医疗路线也是目前海外医疗机构在中国建医院走的主要选择。

其次,保证医疗质量,维持市场需求,积攒知名度。进入一个新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在此期间内需要保证医疗质量,维持一定的市场需求,逐步建立起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正轨,才能为后续取得更广阔的立足之地做好基础。

最后,多元化的商业保险。私人医疗市场的发展与商保的发展密切相关。要想扩大中端用户群体,就需要商保的发展让私人医疗对中端用户来说可支付。

在大健康的趋势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医疗机构进入中国,与中国企业、 ********* 合作建立医疗机构也将成为他们在中国医疗市场开展业务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些外来者的进入,无疑会推动中国医疗体系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有钱真任性,万达又要建5家国际医疗机构,和美国顶尖医学院合作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