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躲组词有哪些词语_躲组词是什么

第1页 :基本信息

躲组词有哪些词语_躲组词是什么  第1张

书名躲组词有哪些词语:所有的妈妈都是音乐家:0~13岁的幸福音乐育儿法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韩】金成恩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行之有效的音乐育儿法躲组词有哪些词语,展示了音乐在育儿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不同、孩子的年龄以及心理趋向不同,音乐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现在的音乐教育只是一味强调音乐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却忽视了孩子认知能力、感情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作用。不仅如此,在用音乐育儿的过程中妈妈的作用也一直被人们忽视。本书旨在纠正这一偏向。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妈妈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为什么需要音乐以及音乐的作用。第二部分,介绍了妈妈们必备的音乐技能和音乐常识,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第三部分,作者总结了妈妈们提问最多的一些问题,并一一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本书为想要用音乐育儿的妈妈们所写,带领妈妈探索音乐育儿的奥秘。

作者简介:

金成恩

相信音乐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的理想主义者,提倡不要盲目为了深造和考试而去选择音乐,相信音乐能在生活中自然融入,是让生活变得丰裕的基础。作者毕业于梨花大学声乐系,之后在德国柏林国立艺术大学学习合唱指挥,兼任柏林爱乐合唱团团员。回到韩国后曾担任南首尔大学儿童福祉学科教授,现在独立运营自己的音乐教育研究院。

书摘正文:

第一章 孩子和妈妈

妈妈的心跳决定孩子的人生速度

怀孕后哪一个瞬间最令准妈妈们激动躲组词有哪些词语?答案很可能是准妈妈们第一次听到腹中宝宝心脏跳动时的那一瞬间吧!其实怀孕初期的孕妇从外表上看起来与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差别,直到其出现妊娠反应去医院做超声波检查时,准妈妈们才第一次听到了腹中宝宝的心跳声,这时准妈妈们才会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小生命正在自己的肚子里孕育成长。

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已经非常发达,超声波检查也已经成为最基本的检查方式,先进的3D摄影技术可以帮助准妈妈们看清宝宝们的面部轮廓。准妈妈们第一次看到宝宝的面部轮廓时,通常是又惊又喜,她们通常会一面觉得无比神奇,一面又在心中犯嘀咕:这真的是我腹中宝宝的样子吗?

第2页 :第一章 孩子和妈妈

宝宝心脏跳动的声音真的不同于其他声音!准妈妈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初次听到自己宝宝心跳声的那一刻,正是因为这种声音让准妈妈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小生命正在自己的腹中成长。准爸爸们也像准妈妈们一样兴奋激动,即使工作再忙,他们也会定期陪怀孕的妻子到妇产科做检查。宝宝的心跳声对准爸爸而言也意义重大,因为这种世间最令人激动的声音也标志着准爸爸进入了人生中又一个崭新的阶段。

但就在我们关注这一令人兴奋激动的时刻的时候,却忽略了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准妈妈腹中的宝宝也在用全身感受妈妈的心跳。妈妈的心跳声对腹中娇小的宝宝来说已经算是较高的分贝了。

通过妈妈的心跳声,腹中的宝宝用全身感知妈妈的情绪变化,他们能够觉察出妈妈是兴奋还是生气,是幸福开心还是忧郁苦恼。因此,准妈妈们一定要保持幸福开心的积极情绪。准妈妈们轻微的情绪变动都会使宝宝感同身受,给宝宝带来巨大的情绪变化。

写到这,我忽然想起了1989年我初次到德国留学时看到的一些场景。当时的韩国社会还没有认识到孩子的珍贵,而德国却因为低生育率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当时德国的地铁里,不仅出现了老弱病残的专用席位,还出现了孕妇的专用席位,可见当时整个德国对孕妇以及带孩子的妈妈的关怀和爱护。

我当时真觉得在德国孕育孩子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为,德国社会的每个人都会给予孕妇、带孩子的妈妈最大程度的关怀。

举个例子来说,德国的孕妇站在某建筑物的大门前准备推门而入的时候,周围看到的人都会一个箭步冲过去帮其推开沉重的建筑物大门,直到其安全通过才转身离去。当今韩国社会中关心爱护孕妇的年轻人也渐渐多了起来。韩国的年轻人可能是因为做好事难为情,一般都是替孕妇开门后就转身离去。

德国地铁里体现出的对孕妇和年轻妈妈的关怀让我萌生了在德国养育孩子的想法。大家不妨先想象一下,年轻妈妈推着婴儿车在韩国乘坐地铁的情景,很多不便就不用多说了,推婴儿车的妈妈还要接受周围很多人投来的敌意的目光。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间,推着婴儿车乘坐地铁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在韩国,只有臂力大到能独自抬起婴儿车的妈妈才可能推着婴儿车乘坐地铁,但这种情况也只发生在乘车人数不多的白天。

发生在德国妈妈身上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不管在什么地方,德国妈妈们总是能够推着婴儿车阔步前行。即使是看起来身材高大魁梧、能自己搬起婴儿车的妈妈也不用亲自动手。因为当推婴儿车的妈妈们站在地铁站的台阶处时,总会有一两个年轻的小伙子出现,他们会热情地帮妈妈们将婴儿车搬下台阶。在德国地铁站,几乎看不到推婴儿车的妈妈站在台阶处左右为难的情况。

即使是在人流量并不大的地铁站也一样。遇到台阶时,推婴儿车的妈妈们根本没有必要返回去乘坐残疾人专用电梯。不仅如此,当地铁门前排起长队的时候,孕妇和带孩子的妈妈总是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当孕妇和带孩子的妈妈最后匆匆赶上地铁时,有座的人们总会抢着给她们让座。发生在德国地铁里的这些场景带给我巨大的文化上的冲击。

几天前我开车在首尔目睹了一件很令人无语的事情。当时前面两车发生了追尾事故,导致道路短时间受阻。追尾的车辆旁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位是年轻的孕妇,另一位是中年男子。年轻的孕妇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低着头一副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样子,中年男子则一个劲地对孕妇指手画脚,嘴里还大声嚷着什么。

我停车下来,关切地向孕妇询问有没有哪里不适。所幸只是轻微的追尾事故,孕妇并没有什么大碍。我建议孕妇先坐回车里,由我代她向中年男子道歉,并联系保险公司来处理这件事情。

由于我的突然介入,中年男子一时摸不着头脑,问我与孕妇是什么关系,我说我们是住在一个小区的邻居。然后我联系了保险公司,请他们及时处理这件事情。

事故是这样发生的,孕妇想改变车道,由于没注意到后面的车,两车发生了追尾。孕妇承认自己有错在先,所以先向中年男子道歉。但是中年男子得理不饶人,冲着孕妇大喊大叫。韩国大叔们好像总是觉得嗓门高的一方,就是占理的一方。

中年男子离开后,孕妇一个劲地向我表示感谢。我问她能否自己一个人开车回家,如果不行,建议她赶紧给丈夫打电话,并叮嘱她回家后好好休息。

当时的那个孕妇是多么手足无措,腹中的宝宝又受到了多大的惊吓呢?一次小小的追尾事故,有错误的一方首先道歉,另一方是完全没有必要生气发火的,更何况中年男子大喊大叫的对象是一位孕妇。我怎么都想不通,本来通过保险公司就可以得到妥善解决的事情,为什么中年男子一定要冲着孕妇大喊大叫,甚至责备她呢?

受到惊吓的孕妇的心跳声在腹中的宝宝听来就像令人战栗的雷声一样。直到现在,我还忘不掉当时中年男子那张因愤怒而扭曲的脸。那个中年男子真算不上好人。

第3页 :

妈妈的情绪或精神状态可以通过心跳声传达给腹中的宝宝。因此,准妈妈们最好一直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只有规律平稳的心跳声才能带给宝宝安全感。妈妈规律平稳的心跳声是宝宝接收到的最早的来自外界的刺激。妈妈心跳声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宝宝还在妈妈腹中的时候,就已经通过妈妈的心跳声来熟悉人间的音乐文化了。

音乐中有节拍的概念。简单地说,节拍是指有一定强弱的一系列拍子,它们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熟悉音乐的基本条件就是熟悉节拍。腹中的宝宝就是通过妈妈的心跳声来熟悉音乐中的节拍。

给幼儿们播放节拍与他们脚步频率一致的音乐后,再要求他们和着拍子走路,这时有的小朋友能做到,有的小朋友却做不到,有的小朋友觉得和着拍子走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的小朋友则觉得和着拍子走路对他们来说太难了。还有的小朋友则索性不理会音乐的存在,自顾自地迈着脚步。通过小朋友们的这些表现,我们不仅可以知道他们是否熟悉拍子,还能初步判断出孩子的性格以及是否具有基本的音乐素质。

当然了,即使小时候没有节奏感,经过恰当地后天训练后,这种情况也会得到改善。有些人很好奇自己是否具有节奏感,这里介绍简单的检测办法。

首先,集中注意力观察钟表的秒针,时间为10秒。然后再次集中注意力观察钟表的秒针,时间同样为10秒。然后闭上眼睛在心中默数60秒。最后睁开眼睛对照钟表,看看自己数的60秒与实际的60秒存在多少误差(在进行这一简单的测定方法时,最好采用有秒针的钟表而不是电子表,因为,对于我们人来说,比起看数字来,更习惯于通过看秒针的位置来把握节奏)。

如果自己数的60秒与实际的60秒时间没有误差,这就说明你有很强的节奏感。其实大部分人数的60秒都比实际时间快。这与我们一分钟内的平均心跳为70~80次有关。在闭上眼睛之前的准备阶段,我们已经掌握了钟表跳动的节拍,在之后的60秒我们需要记忆并维持这一节拍,这就是节奏感。

专修音乐的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就因为节奏感不强而吃尽了苦头。这些学生在演奏比较难处理的部分时,节奏总是比正常节奏快。在演奏定好节拍的乐曲时,他们一开始都能演奏得很完美,但却会不知不觉地改变节拍,从而导致节奏变快。

我的后辈秀珍是一名小提琴演奏者,她在教小朋友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就遇到了难题。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小朋友们不能理解她说的“和着节拍”,为什么总是在相同的部分出现错误。她决定找出解决这些难题的办法。

她以丈夫为对象进行了多次实验。她的丈夫是一名典型的工科男,对音乐丝毫不感兴趣。秀珍随便给丈夫播放一首歌曲后,让丈夫猜测这首歌曲是四几拍。丈夫胡乱地猜测,说可能是3/4拍也可能是4/4拍。秀珍在给丈夫解释节拍的时候,发现丈夫其实根本就没有节奏感。之后,秀珍一直对丈夫进行节奏训练。

训练的方法有语言训练法和和着拍子跺脚或轻敲书桌的方法。但秀珍发现,就是这些简单的重复动作对丈夫来说都很难。秀珍突然意识到,自己觉得很简单的一些事情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非常困难的。

从此之后秀珍不再对小朋友说“你为什么一到这儿节奏就变快了呢?”之类的话,而是采用各种方法帮助小朋友们增强节奏感。通过节拍训练,小朋友们的节奏感有了很大的提高。

宝宝还在妈妈腹中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被称为音乐基本要素的节拍了。如果妈妈的心跳反复多变,毫无规律可循,那么宝宝就很难形成较强的节奏感。如果十月怀胎期间,妈妈的心跳一直保持相同的速度,那也是没有音乐美可言的。

妈妈传达给宝宝的应该是有时稍快、有时又稍慢的令人舒适而平缓的心跳声,这是妈妈送给宝宝的第一件生日礼物。

并不是说妈妈的心跳声决定了宝宝是否具有音乐潜质,而是说妈妈的心跳会影响宝宝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妈妈紧张不安时的心跳会令宝宝觉得外部世界是令人紧张和恐惧的,而妈妈轻松愉快时的心跳会让宝宝觉得外部世界是美好有趣的。妈妈的心跳声对宝宝的影响巨大,因为妈妈的心跳可以决定宝宝今后的人生速度。

换句话说,也就是宝宝最早体验到的声音就是妈妈的心跳声。使孕妇的情绪变得紧张不安,从而引起孕妇心跳加快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谴责。冲着孕妇大喊大叫的那位中年男子一定会受到人们的谴责!

节奏感

在解释节拍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拍和节拍的区别。首先,拍的英语解释是敲打、拍打的意思,例如我们身体内心脏跳动以及脉搏跳动所发出的规律的声音等都可以称作拍。这种每3个一组或每4个一组反复出现的拍就叫作节拍,3/4拍、4/4拍这样的说法就是指的节拍。

唱歌不好的人,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说他们唱跑调了,节拍唱得不对。这里的“节拍”与前面提到的节拍不同,而是指节奏的意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将拍、节拍、节奏混用。

第4页 :

要想掌握正确的节拍,首先要有数清楚“拍”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叫作节奏感。节奏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如果在婴幼儿时期节奏感得到了较好的强化,那么宝宝会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如果婴幼儿时期的节奏感没有得到强化,那么宝宝的节奏感会越来越弱。

利用节奏感判断某一首歌曲的节拍时,我们通常会在一瞬间弄懂节拍的反复规律,也就说可以通过节奏感判断出乐曲是3/4拍还是4/4拍。不仅如此,我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会觉得有些音听起来格外重,这些较重的音就叫作重音(后文会对重音作详细介绍)。

了解了重音的概念后,我们还需要知道小节的概念。这是因为重音是每隔一定的间隔后重复出现的音节,而重复出现的基本单位就是小节。

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某一天在听音乐时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啊,原来这首歌是3/4拍的!”具备了这样初步的音乐鉴赏水平后,我们才能够鉴赏音乐,才能体验到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总而言之,要想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我们首先应具备知道什么是节拍以及如何数清楚节拍的能力。

为了腹中的宝宝,请不要随意播放音乐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沉浸在泳池中,记忆中耳边响起的声音至今仍无比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当时,上小学一年级的我拉着妈妈的手一起去学游泳,就是在那次学游泳的时候,我第一次听到了水中传来的声音。

我怎么也想不到水中会是这样吵。教游泳的老师一个劲地大声提醒我们要伸长下巴,要用力,要克服恐惧心理。但在水中的我几乎听不到老师在说什么,耳边传来的只有嗡嗡的声音和噗噜噗噜的水泡声。

羊水中的胎儿听到的声音就像我当时学游泳时听到的声音一样。即使是很小的吵闹声传到羊水中也会变成很大的噪声。

由此看来,给腹中胎儿播放莫扎特的交响曲可以使宝宝变聪明的观点是相当值得怀疑的。因为通过羊水传达给胎儿的妈妈的心跳声和嗓音声完全盖过了交响曲的声音。当然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莫扎特的音乐可以使妈妈的心跳变得更加平缓从而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对于莫扎特效应后文会做详细说明)。

最好不要让腹中的宝宝受到噪音的影响。对于腹中的宝宝而言,真正有意义的声音只有妈妈发出的声音。但胎儿听到的妈妈发出的声音与出生后听到的妈妈发出的声音是有本质区别的,这是因为胎儿听到的不是妈妈声带发出的声音,而是妈妈整个身体发出的声音。

对于腹中的宝宝来说,妈妈身体发出的声音比外界传来的声音更加悦耳动听。因为宝宝就处在妈妈的腹中,妈妈身体发出的声音可以使羊水发生微妙的震动。胎儿用全身感受到的妈妈发出的声音远远高出一般声音的意义。

我曾经亲自做过这方面的实验,因为我想确切地弄清楚外界的声音传到水域环境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我首先做出了这样一个假设,即在水域环境中,人的说话声比音乐声听得更清楚。

我将头部深深浸入水中,然后实验助手开始播放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中不仅有大声说话的声音、唱歌的声音,还有各种乐器演奏的声音,例如演奏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等发出的声音。

我的假设是正确的,在水域环境中,人的说话声确实比音乐声更加清晰。不仅如此,我还发现节奏缓慢、曲调抒情的乐曲比音程变化迅速的乐曲更加清晰。打击乐的情况有点特殊,与其说是听到,不如说是实际感受到。例如在水域环境中,可以感觉到用力敲击大鼓发出的“咚咚咚”的声音所引起的水的波动。其他参与实验的研究人员的感觉也跟我一致。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腹中的宝宝来说,谈话声是比古典音乐更好的胎教,而妈妈的唱歌声又是比谈话声更好的胎教。有很多准妈妈在进行胎教时,比较倾向于选择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并没有什么坏处,但古典音乐的胎教方式只是有助于安抚孕妇的情绪,从而对腹中的宝宝产生间接影响。

胎谈指的是与腹中的宝宝进行谈话,我怀孕时还从未听说过这个词。怀孕和生产是整个社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事情,因此我认为胎谈的内容最好选择人与人之间的话题。

其实胎谈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它仅仅是指与腹中的宝宝进行沟通交流。胎谈的方式既可以是爸爸妈妈给腹中的宝宝朗诵诗歌或讲童话故事,也可以是充满温情地与腹中的宝宝窃窃私语。准爸爸们总是担心宝宝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他们会利用听诊器模样的工具与胎儿交流。

书店的育儿书籍专柜里有专门为想跟腹中的宝宝进行交流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准爸爸准妈妈们准备的胎谈集。胎谈集中收录了适合与宝宝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话题,准爸爸准妈妈们可以参考,每天与宝宝沟通交流30分钟。

准爸爸准妈妈们总是想给孩子播放旋律优美的曲调,但又担心尚未出生的宝宝感受不到,因此会买来听诊器一样的道具和胎教书籍。

第5页 :

但比起例行性、义务性的胎谈,妈妈的哼唱是更有效果的胎教。因为宝宝是用整个身体感受妈妈哼唱的歌曲。如果爸爸能与妈妈一起哼唱歌曲,那么胎教会变得更有效果,因为爸爸哼唱的歌曲会通过妈妈传达给腹中的宝宝。

那么应该给宝宝哼唱什么样的歌曲呢?比起新出现的童谣,我认为古老的童谣效果好。这些年代久远的童谣,外婆曾唱给妈妈听,妈妈又唱给我们听。经历了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的漫长岁月,这些童谣也因此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今天的孩子们竟然对这些童谣一无所知。有的孩子能用英语熟练地唱出《小星星》(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却从未听过《圆月》。在我童年的那个时代,几乎人人都能哼唱出“月儿,月儿,什么时候的月儿赛圆盘”。但现在的孩子们忙于学习美国的“星之歌”,却腾不出空学习自己国家的“月之歌”。

准爸爸准妈妈们首先要准备一本童谣集。并不是说他们要每天都为孩子哼唱不同的童谣,也不是说对着一首童谣一直唱。准爸爸准妈妈们随兴演唱即可,即使第二天哼唱同样的童谣也无妨。如果有每天都想唱的童谣,那不妨每天都哼唱,不喜欢的歌曲则可以连唱都不唱。

就在这种轻松愉快毫无压力感的心态下为孩子哼唱歌曲吧!如果会唱的歌谣并不是很多,还是建议准爸爸准妈妈们抽出时间多学习几首童谣。孩子出生后,爸爸妈妈还可以将这些童谣唱给孩子听。父母和孩子会唱的歌曲越多,幸福感就越强。

父母为了让腹中的宝宝听到悦耳动听的童谣,有时可能会选择CD播放器。但是比起CD中录音的歌曲,妈妈直接哼唱的歌曲会让腹中的宝宝觉得更加幸福。因为对于处在羊水中的宝宝来说,比起CD音乐,他们更容易感受到妈妈哼唱的旋律优美、节奏分明的歌曲。通过羊水的轻微波动,宝宝可以用整个身体感受妈妈哼唱的歌曲。

建议夫妻一起回忆一下童年的时光。“当时都流行过什么歌曲?”“这首歌你也知道吧?”夫妻之间就这样回忆当时流行的歌曲,然后一起哼唱给腹中的宝宝听。通过哼唱这些老歌曲,与这些歌曲有关的童年记忆也会一并被唤起。

一开始夫妻之间可能因为对方对童谣的错误记忆而彼此取笑,也可能因为坚持自己记忆的歌词是正确的而与对方争论不休。通过对旧时童谣的回忆,夫妻之间的话题变多了,笑声也变多了。不仅是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夫妻之间的相处时间也变得有趣快乐。

没有比这更好的胎教了。在育儿日记中记录下这样有趣的故事后,一本专属于自己孩子的童谣集就诞生了。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妈妈的肚子也变得越来越鼓,准爸爸准妈妈的童谣仓库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这就叫作文化记忆。经常听妈妈哼唱歌曲的胎儿一出生就具有丰富的文化记忆。虽然这样的宝宝与其他宝宝们在吃穿住行方面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这些宝宝的内心世界却领先其他宝宝们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

有的妈妈可能会担心自己唱歌不好给宝宝带来不好的影响。其实这样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妈妈哼唱的音乐再怎么蹩脚,在腹中的宝宝听来也比CD中播放的世界最优秀女高音要动听得多。在此再强调一次,腹中的宝宝是用整个身体感受妈妈哼唱的歌曲。

结论十分简单,妈妈们尽情地哼唱吧!

歌曲与歌词

歌曲由旋律和歌词构成,两者哪一个更重要呢?虽然歌词和旋律都很重要,但在作曲过程中对两者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举例来说,首先完成旋律,然后如果根据旋律填词,旋律就更重要。反过来,如果是首先完成歌词,然后再根据歌词谱曲,歌词就更重要。

舒伯特(Schubert,1797—1828)的德国序曲就是在当时有名诗人创作的诗歌基础上谱曲而成的。为了谱写出与诗歌完美结合的曲子,舒伯特不仅注重曲子的旋律,甚至连钢琴的伴奏部分也力求表现出诗歌的中心思想。舒伯特被誉为作曲之王并不是因为他创作了很多曲子,而是因为他谱写的曲子实现了旋律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舒伯特之前的大部分曲子只追求与诗歌句节一致的旋律美以及伴奏旋律的和声美。在舒伯特的努力下,德国序曲发展为可以代表德国的艺术精华。通过这样的历史演变过程,我们可以说,在舒伯特之前,歌词比旋律更重要躲组词有哪些词语;在舒伯特以后,旋律和歌词变得同等重要。

听音乐时的侧重点不同,情况也就不同。也就是说,音乐欣赏与作曲家的表达意图无关,听众会表现出个人差异。我的两个孩子中也表现出了这种个人差异。我家的大孩子小时候经常跟我一起参加音乐活动,从小就接触了较多的音乐。由于在双语环境中成长,他的语言发育较晚。他在欣赏乐曲时,首先感知到的是旋律,然后才是歌词。我家的小孩子从小在韩国长大,接触到的音乐相对来说较少,不管旋律的音程怎样变化,他总是能够准确唱出歌词和节奏。虽然是一母同胞的两个孩子,但由于生活环境和先天能力的不同,孩子也有不同的表现。

孩子在欣赏音乐时是集中精力听歌词还是集中精力听旋律,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方法进行测定,即在孩子面前哼唱没有歌词的歌曲。这个方法的专业术语叫练声曲(无歌词用元音哼唱的歌曲)。

第6页 :

如果孩子听无歌词歌曲时的表现与听有歌词歌曲的表现一样,都是竖着耳朵听,那么孩子就是集中于旋律的一类人。如果孩子有异常反应,那么说明孩子是集中于歌词的一类人。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倾向有助于选择适合孩子的曲目。

记住妈妈关怀的孩子不会觉得不安

网络表情图案中有一个表示“啪啪”的图案,只要对话的一方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另一方就可以发送这个表情,不开心的一方就能从这个表情图案中得到很多安慰。只是一个拟态词的“啪啪啪啪”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呢?我认为这个表情图案像妈妈的双手一样神奇。

小的时候,只要我一哭,妈妈就会用手“陶哒陶哒”地拍拍我的背。那安慰的“陶哒陶哒”的拍背声,即使在我50岁的年龄里回忆起来也觉得无比温馨,这是因为妈妈的这种轻轻拍背的声音是我用全身感受到的旋律。

这是我留学期间抚养孩子的一个小故事。当时大部分的已婚留学生都要自己学习带孩子的方法。如果是在韩国,年轻的妈妈们可以自然而然地从妈妈、婆婆或者周围亲戚朋友那里学会带孩子的方法。但身在海外的留学生就只能自己摸索了。

我们夫妻俩也不例外。像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一样,孩子一哭,我们就感到束手无策,有时也会急得跟着孩子哭起来。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爸爸妈妈们知道的唯一哄孩子的方法就是轻轻地摇晃孩子。

通常都是发现怀中的孩子睡着了然后将其悄悄放在床上,但孩子好像一下就觉察到了似的,又号啕大哭起来。这下好像下定决心再也不被骗了似的,哭得更加厉害。这种情况下,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总是会觉得很烦,甚至会在心中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孩子真的是我的孩子吗?”和所有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爸爸妈妈们一样,我和丈夫通常都是在夜间轮流摇晃孩子。孩子一旦哭闹起来,我们也会急得要哭。

当时我经常去的韩人教会中有很多从事过护士职业的信徒,她们曾经教授给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很多育儿方法。有一次在做礼拜的过程中,孩子突然哭了起来,我和丈夫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好一个劲地摇晃孩子,站起来又坐下,坐下又站起来。站起来摇晃孩子,孩子会暂时安静一会儿。可是一旦坐下,孩子又号啕大哭,我和丈夫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一位实在看不下去的大妈从我们手中接过了哭闹不止的孩子。大妈用手轻轻地拍打孩子的背,孩子居然将头伏在大妈的肩上安静地睡着了,那样子好像刚刚已经被年轻的爸爸妈妈折磨得够累了。通过这件小事我反思了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毛手毛脚地摇晃孩子时,孩子的感觉是怎样的呢?是舒适还是不安呢?

通过身体传达出的感情具有神奇的魔力。即使不通过话语,仅仅通过肢体动作也能原封不动地传达出对方的情绪或感情。在焦躁不安的人周围易感到焦虑,周围某个人因紧张而腿打颤时,我们也会觉得紧张。

孩子也是如此。首先他们身体上会感觉疲倦,爸爸妈妈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可以原封不动地传达给孩子,孩子能够灵敏地觉察出抱着自己的人的心理状态是轻松愉快还是紧张不安。

拍打孩子背的那位大妈的动作虽然缓慢,但却力度刚好,传达给孩子的是无限的温情与爱抚。所以在年轻的爸爸妈妈怀里被折腾得身心俱疲的孩子才会在大妈轻柔温情的爱抚下静静地睡着了。

哄劝哭闹的孩子时,妈妈轻拍孩子的背能将舒适安稳的感觉传达给孩子,但对年轻的妈妈们来说,这不是一件易事。孩子为什么哭闹呢?我应该怎么做呢?妈妈的头脑中充满了一连串这样的问号,情绪自然也是紧张焦急的。

将哭闹的孩子抱在怀里轻轻摇晃的话,妈妈的情绪也会紧张起来。妈妈的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通过肢体动作传达给孩子。妈妈越摇晃怀里的孩子,情绪就越不安。留学时候遇到的那位大妈通过轻轻拍打孩子后背的方式消除了孩子的紧张和不安。那位大妈当时一定觉得刚出生的孩子太可爱了,而紧张不安的年轻妈妈又太让人可怜了。

在孩子哭闹不止的情况下,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平复妈妈紧张不安的情绪。那就是妈妈们可以哼唱节奏舒缓的歌曲,一边哼唱歌曲一边轻轻地拍打孩子。虽然这时妈妈的心跳可能依然很快,但从哼唱的歌曲中妈妈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平稳感的。有一点需要尤其注意,那就是妈妈的情绪首先稳定下来,孩子的情绪才能跟着稳定下来。

那是我小时候在钢琴兴趣培训班里经历的一件事情。当时兴趣班里组织了一场钢琴演奏会,观众席上坐满了前来欣赏我们演唱会的观众。随着演奏时间的临近,后台开始变得一片混乱。

快要上场的小朋友由于过分紧张,正用不安的嗓音数着“1、2…………”。有的小朋友不仅心跳加速、呼吸也变得急促,有的小朋友双腿打颤,还有的小朋友坐立不安,紧张地走来走去。我强装镇定,但还是不自觉地也跟着发抖。

见我们这么紧张,培训学校的校长来到后台,将大家召集在一起后,让我们轻声哼唱《故乡之春》。大家由于紧张,歌曲的开始部分唱得并不好,但在歌曲的末尾部分,我们紧张不安的心却开始变得平稳下来。歌曲唱完后,校长对我们说了这样的话:

“观众席上坐的是你们的爸爸妈妈,就算你们有失误,他们也不会批评你们,他们是永远理解你们并永远关爱你们的人。你们像平时练习一样照常发挥就行!”

说完这番话后,校长轻轻地拍了拍每一位小朋友的肩,然后离开了后台。当时校长的手掌是多么温暖舒适啊,以至于我现在都无法忘记。

第7页 :

从那之后,每次上台演奏之前为了平复紧张不安的情绪,我总是会唱起那首《故乡之春》。有时是在心里默默唱,有时则是躲在洗手间里大声唱,唱完之后双手交叉拍拍自己的肩。每当这时总会想起那位校长,紧张不安的心情也变得平静下来。

为了能和着节拍轻轻拍打孩子或为了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妈妈们十分有必要学习一两首节奏舒缓的歌曲。摇篮曲也好,童谣也好,流行歌曲也好,过时的歌曲也好,只要是能够给人温馨感觉的节奏舒缓的歌曲就可以。妈妈们不妨试着和着节奏轻轻拍打孩子,不知不觉中孩子似乎又和妈妈融为一体了,这是因为母子都能从轻轻拍打的动作中得到安慰。

如果说妈妈的心跳声决定了腹中宝宝的人生速度,那么妈妈将孩子搂在怀里轻轻拍打的动作则给予孩子战胜恐惧和不安的力量。当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感到孤独、痛苦、无法继续坚持下去的时候,当话语的安慰也无能为力之时,带给孩子力量的也只有孩子记忆中妈妈温馨而轻柔的拍打了。

孩子用整个身体感受妈妈温馨而轻柔的拍打,孩子的这种记忆可以转变为战胜不安、紧张的力量。

二 重 节 奏

大部分人对于节奏还存在着误解。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乐曲中十六分音符较多,人们通常就会认为这首曲子节奏较快。反之,如果乐曲中二分音符较多,人们则认为这首曲子节奏较慢。事实上节奏和音符没有任何关系。

节奏是由规律的脉冲的出现间隔决定的。脉冲指的是像我们体内的脉搏一样,可以让人感觉到音乐生命力的规律性的震动。脉冲原本是一个医学用语,后来为了与音乐中规律震动的拍相区别,才被引用到音乐中。

一个脉冲可以是一拍,也可以是几拍。脉冲的时间间隔决定乐曲节奏的快慢。乐曲节奏的快慢问题不是如何谱写乐谱的问题,而是乐曲的演奏者在一个脉冲内演奏几个音的问题。

通过例子可以更简单的说明这一问题。法国音乐家古诺(Gounod)的《圣母颂》是我们熟知的乐曲之一。

正如我们所知,《圣母颂》的前奏是巴赫(Bach)作曲,声乐声部的旋律是由古诺作曲。欣赏《圣母颂》时,集中精力听的声部不同,感觉到的脉冲也不同。也可以说演奏者演奏的方式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同。

每四个十六分音符组成一个脉冲时,每一小节可以感受到四次脉冲。每两个十六分音符组成一个脉冲时,每一小节可以感受到八次脉冲。但对照乐谱欣赏音乐时,每小节感受到两次脉冲最为恰当。

如果用连奏将古诺《圣母颂》的旋律自然连接,那么连奏中就不应该出现脉冲。因此,声乐家要在一口气之内唱出伴奏部分的最大脉冲。尽管如此,《圣母颂》伴奏部分的基本音符还是十六分音符,乐曲中长脉冲与短脉冲并存。

正因为如此,即使是相同的乐曲,演奏者不同,带给听众的感觉也不同。有的听众可能觉得节奏舒缓,令人放松;有的听众则可能疑惑为什么节奏刚刚好,给人带来的却是不安的感觉呢?像这样在同一首乐曲中,一方面让人觉得节奏稍快,另一方面又让人觉得节奏舒缓的现象,我将它称之为二重节奏。

了解了音乐中的这种二重节奏,妈妈在轻拍宝宝的时候就能够更好地把握带给宝宝的感觉。妈妈的轻轻拍打带给孩子的感觉就像我们欣赏音乐时的感觉,可能会觉得节奏虽慢,但带给人的却是舒心的感觉;也可能会觉得节奏恰当,但带来的却是不安的感觉。

妈妈温柔的嗓音是最伟大的音乐

懂得欣赏音乐、懂得从哼唱歌曲中得到乐趣的妈妈,不懂得欣赏音乐、不懂得从哼唱歌曲中得到乐趣的妈妈,这两类妈妈带大的孩子非常不一样。这是一个有关孩子以后幸福指数的问题。因为音乐是使得人生充满乐趣的最杰出的艺术。

这里说的音乐能力,既不是指专业演奏家水准的乐器演奏能力,也不是指专业歌手级别的演唱实力,而是指能够跟着收音机里流淌出的乐曲轻声哼唱,偶尔还能够跟着节奏扭动身体的能力。大家不妨回想一下,上周你有几次轻轻地哼唱过歌曲,又有几次跟着音乐的节拍轻松快乐地扭动过身体?如果上周你从没有这样的经历,那就说明你不是一个幸福的人。

妈妈让孩子欣赏的音乐应该是舒缓自然的,而没有必要是气势恢宏、雄壮有力的。世界上有太多词曲华丽的音乐,但是孩子需要的却是妈妈质朴自然的嗓音和充满母爱的肢体动作。孩子可以自然地学会这种带有妈妈温情的幸福音乐,并无意识地将这些音乐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

不知从何时开始,音乐渐渐地从人们的生活中远去了,人们变得不怎么哼唱歌曲了。只有在KTV的包间里,当大屏幕上出现歌词时,人们才拿起麦克风唱歌。其实生活中开心愉快时不自觉哼唱出的歌曲才是真正的音乐。生活中音乐的缺失恰恰说明了生活中乐趣的缺失。正是因为生活中少了乐趣,人们才经常出入KTV,这些人觉得即使是有意识地唱出歌曲,生活似乎也变得快乐起来。但是,KTV包间里唱出的歌曲并不是真正的歌曲。

第8页 :

之前旅行的时候我经常看到年轻的大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放声歌唱的场景。即使没有伴奏,他们也不会觉得歌曲难唱或唱出来别扭。如果有吉他伴奏他们通常会唱得更开心,有时,还会从他们美妙的歌声中流淌出美妙的和音。

但是现在却很难能看到无伴奏或者只有吉他伴奏时人们放声欢歌的场景了。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就是有时想轻轻地哼唱歌曲,却怎么也记不起歌词。明明是经常唱的歌曲,怎么就想不起歌词了呢?这与KTV大屏幕中的歌词总是适时地出现有关。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记住歌词。

不仅如此,由于KTV的盛行,人们觉得在没有KTV设备的情况下唱歌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人们觉得唱歌就应该首先有唱歌的氛围,要有麦克风,要有炫目的灯光,还要有发出低音的扬声器。就这样,音乐渐渐变成了只存在于KTV包间里的东西。

不久前,新闻中出现了有关数字痴呆的报道。最近各种智能设备不仅帮助我们记录了家人的电话号码、生日以及各种日程等,还会在第一时间给予我们必要的提醒。正是由于这些智能设备的存在,一些本应该用脑子记住的重要事项,现代人却懒得去记。

我也不例外。如果突然有人问我家人的电话号码,一般情况下我都是支支吾吾回答不出来。不仅如此,就连一周通话数次的好朋友的电话号码我也记不住。如果突然发现约定见面的时间已经晚了,而手机又偏偏没电了,这可真是大事不妙了,因为根本没有办法告知早到的朋友自己现在的情况。

这种情况还出现在与朋友们聊天的过程中。对于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虽然零零散散地有些记忆,但却很难清楚地记起事件中出现的人的名字以及事件发生的地点。之前,朋友们为了预防老年痴呆症,还拼命地回想当时事件的情况,首先清楚地回忆起当时情况的朋友还会受到大家的称赞。但是现在朋友们却懒得去回想了,因为只要利用智能设备,当时的详细情况都能被检索出来。

相关搜索词的出现也使得我们的记忆力变得越来越差。即使一时想不起要检索的词语,但只要在检索栏里输入相近的词语,包含我们想要检索的词语的词条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如果一时想不起某个艺人的名字,只要知道这个艺人的特征就可以了。例如在检索栏里输入“眼间距较近、唠叨的笑星”,只要轻轻点击鼠标,笑星申某的名字就会出现。现代人根本没有必要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只需要轻轻地动一下手指,想要的答案就会立即出现。因此可以说,智能设备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人却变得越来越傻。

话题绕得有点远,大家不妨再回想一下自己什么时候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唱过歌。这对带孩子的妈妈也不例外。比起亲自哼唱童谣,妈妈们似乎更习惯于借助各种设备的帮助。在家里时妈妈借助电脑,在外边时借助手机,妈妈们只需要轻轻地按一下播放键,就可以将存储在智能设备里的童谣播放给宝宝们听了。

但在育儿过程中,宝宝们实际需要的却是妈妈亲自哼唱的歌曲。因为在妈妈与宝宝的音乐互动过程中,从尚在妈妈腹中的胎儿感受到的妈妈的心跳声,到被妈妈抱在怀里轻轻拍打的感觉,这些都是用妈妈哼唱的歌曲链接起来的。

有些妈妈为了孩子总是大量地买入好听的童谣CD,然后向我咨询是不是这样就没有必要亲自给孩子哼唱歌曲了。提出这样疑问的妈妈大部分都对自己的歌唱实力缺乏自信。但对孩子来说,CD中的歌曲与妈妈直接哼唱的歌曲的差异,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我们都知道,睡前给孩子读童话故事有利于孩子情感的健康发展。一开始的时候,妈妈们感情丰富,不仅模仿不同角色的说话声,甚至连童话故事中出现的效果音也感情到位地读出来。

但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妈妈们开始觉得给孩子读童话故事不仅很烦而且还累得嗓子疼。因此,妈妈们开始选择借助CD播放器,让配音演员代替自己给孩子读童话故事。从嗓音条件来说,配音演员要比一般的妈妈们好得多,不管是效果音还是不同角色的说话声,配音演员都能表现得更到位。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对配音演员的声音充满了好奇,听得趣味横生。但是过不了多久,孩子们就开始对这种录音的童话故事感到厌烦。因为孩子们发现这种提前录好的童话故事根本不会顾及他们的感受,因此故事内容也就变得没有那么有吸引力了。

妈妈读给孩子听的童话故事就不一样了。这是因为妈妈并不仅仅是将童话故事的内容传达给孩子,更重要的是亲子之间的互动。根据孩子的不同反应,妈妈会适时地改变自己的嗓音和说话速度。在这一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妈妈和孩子都是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因此不仅互动的次数变多,互动的效果也得到了保障。

亲子之间的这种互动是任何设备都不能取代的。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孩子们能更好地记住爸爸妈妈读的童话故事内容。当然了,反复给孩子听CD中录好的童话故事,孩子也能很好地记住故事的内容。但如果让孩子说出最有趣或者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孩子会毫不犹豫地说出是爸爸妈妈曾经读给他们听的童话故事。

歌曲也不例外。孩子更喜欢妈妈亲自哼唱的歌曲,因为孩子知道这是妈妈单独唱给自己的歌曲。

第9页 :

最好是在亲子之间游戏互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音乐的成分。因为融入音乐的游戏与一般的游戏有很大不同。例如,孩子将积木堆成火车形状,嘴里还一个劲地模仿火车声音时,妈妈可以在一边轻轻地哼唱与火车有关的歌曲。

“铁道旁边的棚舍里,宝贝宝贝睡着了,咔嚓,咔嚓咔嚓,即使有吵闹的火车咔嚓声,宝宝还是睡得又香又甜。”

听了这首《宝宝睡着了》的歌曲后,宝宝可能会说布娃娃睡着了,这时妈妈们不妨再给孩子唱一首摇篮曲。

“我的好宝宝,睡得香又甜。天空中的小星星,也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

就这样,孩子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想法,妈妈配合地唱出与孩子内心想法有关的歌曲,亲子之间的互动游戏得以进一步发展。妈妈与孩子之间的这种互动就叫作歌曲游戏。

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孩子对歌曲游戏并不熟悉,这些孩子觉得这种歌曲游戏十分别扭。即使妈妈努力地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也只是愣愣地看着妈妈的脸,有的孩子甚至索性换个玩具或者换个游戏场所。

但如果孩子玩过一两次这样的歌曲游戏,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个很神奇的游戏,因为妈妈哼唱的歌曲恰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从这一刻开始,孩子的思想之门就被打开了。

歌曲游戏与心理学家提出的沟通中的重要方法——顺序接受有很大的关系。顺序接受指的是对话中的一方等待另一方结束谈话后再表达自己意见的对话技巧。顺序接受的谈话技巧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人类之所以能够使用语言也与顺序接受有关。

通过歌曲游戏,孩子也能意识到自己与妈妈之间对话的顺序接受。不仅如此,根据谈话内容的不同,孩子还能感受到不一样的顺序接受,并从中发现顺序接受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歌曲游戏,孩子还能够认识到原来妈妈还能唱出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美妙歌曲。

孩子会竖起耳朵,认真聆听从妈妈嘴里唱出的不同歌曲。真正的互动过程就应该是这样的,竖直耳朵期待听到对方的回答。

亲子之间在进行歌曲游戏时有一点尤其需要注意。那就是妈妈绝对不能提前命令或指示孩子怎么做。如果妈妈带有教导孩子的意图,孩子会敏锐察觉出来,这种情况下的亲子互动就会显得别扭而不自然了。妈妈们最好也不要制定“今天给孩子听这首歌曲”这样的计划。

妈妈们的反应应该是即兴自然的。妈妈不应该刻意提醒孩子要仔细听妈妈唱歌或要看着妈妈。妈妈应该一边自然随意地摆弄着玩具,一边不自觉地轻轻哼唱起歌谣。最重要的是妈妈哼唱的童谣应该与孩子手中的玩具或者孩子正在玩的游戏有关。

歌曲游戏不仅帮助孩子学习与人沟通的方式方法,还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寻找与人沟通的话题。如果孩子的爸爸属于理解力差或者是过分沉默的类型,那么亲子之间更需要进行歌曲游戏。因为不这样做,孩子很可能会跟爸爸一样,成为理解力差或者过分沉默的人。

歌曲游戏儿童歌剧

德国是一个以戏剧著称的国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德国一代文豪歌德并不是在某一天突然成为剧作家的,这一点从歌德故居中的陈设也可以看出。歌德一出生,祖母就送给歌德一个用木头制作的木偶戏箱子。现在这个木偶戏箱子还陈列在歌德故居三楼父亲书房的桌子上。

这个木偶戏箱子里珍藏着歌德奶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木偶戏的珍贵回忆。不仅如此,歌德和妹妹也经常在这个木偶箱子里玩木偶游戏。就是这个小时候痴迷于玩木偶游戏的歌德长大后成为了令德国人民引以为豪的世界级作家。

德语中的singspiel指的是一种在对白的台词中夹杂抒情性歌唱的民俗歌剧,可以直译为歌剧。原意为儿童游戏的单词spiel,还用于乐器演奏和戏剧表演时,也就是说不管是戏剧还是演奏都应该像游戏一样。

歌剧singspiel是由表示“歌曲”意思的sing和表示“游戏”意思的spiel组成的合成词。Singspiel已经成为古典音乐史中的一个专有名词,用于表示一种体裁。因此我们在歌曲游戏中用儿童歌剧与古典音乐史中的歌剧相区分。

孩子的歌曲游戏就是一部精彩的音乐剧。在音乐剧的基础上,孩子的歌曲游戏既能发展为歌剧,又能发展为戏剧。

第10页 :

歌曲游戏中,妈妈们需要注意的事项:

1.妈妈不能出于让孩子听自己唱歌的私心而主导游戏过程。妈妈应该在孩子选择游戏后,哼唱出与之相符合的歌曲。如果歌曲游戏的先后顺序颠倒,游戏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2.在游戏过程中,如果孩子要求妈妈反复哼唱同一首歌曲,妈妈应该满足孩子的这种要求。游戏过程中,妈妈不能因为想唱其他歌曲的私心而使孩子的希望落空。

3.歌曲游戏进行的次数多了,难免会以相同的方式结束。这时妈妈需要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

4.音乐游戏的目的不是为了教孩子唱歌,其目的在于孩子与妈妈之间的互动过程。

5.妈妈应该尽量多地准备能够唱给孩子听的歌曲。如果妈妈会唱的歌曲不多,不妨借助童谣网站。

古典音乐中的莫扎特效应其实是一个谎言

如果让人们选择适合腹中宝宝听的音乐,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古典音乐。人们认为流行歌曲欠妥当情歌更是绝对不适合腹中的宝宝听。那么,古典音乐对孩子有益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莫扎特效应最初见于1933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劳舍尔教授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文章,之后莫扎特效应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劳舍尔认为莫扎特的音乐能够使人变聪明。之后,围绕劳舍尔的这一观点,人们争论不休,但目前这一观点还是被人们普遍接受。迄今为止,人们关于这一观点的争论可以整理如下。

第一,古典音乐并不能提高人的智力,而是在调控人的多种情绪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第二,并不是只有莫扎特的音乐具有这种效果。第三,音乐对不同的孩子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最近,德国 ********* 成立了包括神经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哲学家等九名专家在内的科研小组,调查研究迄今为止所有一切有关莫扎特效应的论文,并从国家预算中对这一课题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莫扎特效应的正确与否。

在这一科研中起主导作用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拉尔夫·舒马赫教授,在《自然》杂志和个人访谈中都无比肯定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认为劳舍尔的莫扎特效应已经过时,即使连续听100天莫扎特的音乐,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甚至最近,心理学家兼德国知名心理学专门杂志《大脑和思维》的总编辑史蒂芬在其著作《不要上心理学的当》中指出“莫扎特效应只不过是心理学制造的骗局”。这对于专修古典音乐的我来说可真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情。

尽管如此,我还是能接受古典音乐作为胎教方式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没有效果的观点。古典音乐虽然不能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但我还是在心里隐隐希望古典音乐能有利于孩子情感的健康发展。但最近我听到的一个说法令这个希望也变得渺茫起来。

和我一起参加某个育儿节目的育儿专家曾小心翼翼地告诉我,古典音乐的胎教方式不仅对孩子没有益处,反而会给孩子带来糟糕的影响。

据这位专家说,前往咨询中心咨询的孩子中,大部分都在胎儿或者幼儿时期听过过多的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应该是有利于孩子情感、情绪健康发展的,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这位专家还补充说,通过与孩子父母交谈后得知,这些父母不仅在孩子胎儿时期认真地播放古典音乐,甚至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也尽可能多地让孩子聆听古典音乐。

父母们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从胎儿时期就让孩子欣赏古典音乐,到现在孩子的情绪还是这样紧张不安呢?这位专家经营咨询中心已经10年多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数据。他告诉我,他想以“古典音乐只能给胎教或者育儿带来不良影响”为假设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

这真让我大吃一惊,平静过后我又思考良多。我先暂时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即单纯地认为古典音乐像莫扎特效应一样对胎教、育儿有积极或消极影响的说法是片面的,古典音乐只是使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过程变得更为自然的一种媒介手段而已。

因为目前关于胎教音乐的研究都将妈妈排除在外,只是关注古典音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排除在外,只是研究音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这分明是丢弃了问题的核心。

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分析说明。首先,我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古典音乐的胎教和育儿方法是在怎样的环境中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准妈妈在怀孕之前就喜欢古典音乐,那么以古典音乐作为胎教方式,准妈妈的心情也会变得轻松愉快,这种情况下的胎教方式肯定有积极的作用。但这时,如果以悲伤的音乐作为胎教,那么妈妈的心情就会低落下来。因此,即使准妈妈非常喜欢节奏舒缓轻柔的音乐,但为了腹中的宝宝,还是应该多听一些不同风格的音乐。

第11页 :

如果准妈妈并不怎么喜欢古典音乐,平时也很少欣赏,但为了腹中的宝宝却突然欣赏起古典音乐来,这又会如何呢?当然大家都应该清楚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准妈妈为了腹中的宝宝,强迫自己欣赏古典音乐,不可避免地会给自己带来一定压力。妈妈有压力,腹中的宝宝当然也能感受得到。在此需要再次强调,音乐只不过是一种辅助手段,重要的是妈妈的情绪、心理状态对胎儿的影响。

那是我在德国怀第一个孩子时候的事情,我向妇产科的医生询问怀孕期间能不能喝咖啡。因为我一直特别喜欢喝咖啡,觉得为了腹中的宝宝戒掉咖啡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医生问我一天喝多少,我回答说一天喝两三杯浓度稍高的咖啡。

医生给我的建议是如果十分想喝咖啡,可以适当地喝一点,但为了腹中的宝宝,应该尽量少喝咖啡。很想喝咖啡的时候,为了腹中的宝宝强忍着,反而会给准妈妈带来心理上的压力。这种压力比起咖啡对胎儿的影响更为不利。也就是说对腹中的宝宝而言,妈妈的压力比咖啡的害处更大。

古典音乐也是这样。本来就不喜欢欣赏古典音乐,但为了腹中的孩子,搞的就跟考试学习一样,强迫自己一遍遍地听古典音乐的话,根本不会对孩子产生有益的影响。准妈妈平时经常听的音乐才是最好的胎教,但这一说法并不绝对,因为准妈妈经常听的某些音乐也可能会给准妈妈的情绪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我建议大家不妨多听听迪士尼儿童电影中出现的音乐。在迪士尼儿童电影中,很多都是以古典音乐作为电影的背景音乐。即使是新曲子也演奏得非常好,在氛围上丝毫不逊于古典音乐。因此,即使不怎么喜欢古典音乐的人,也可以听得趣味横生。

那么宝宝出生后应该怎么做呢?我曾经以经常给婴幼儿宝宝播放古典音乐的妈妈们为对象做过一个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问题如下:

一般在什么时间给宝宝播放古典音乐?

播放古典音乐时宝宝有什么样的反应?

宝宝在欣赏音乐时,妈妈在做什么?

为什么给宝宝播放古典音乐?

首先,对于一般在什么时间给宝宝播放古典音乐的问题,大部分的妈妈都回答说在宝宝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时间内,例如在宝宝吃完奶,尿布干爽,心情愉快的时候才给宝宝播放古典音乐。

对于播放古典音乐时宝宝有什么样反应的回答,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回答是宝宝很安静表现出很舒适的样子,另一种回答是宝宝摇晃着手脚显得很开心的样子。对于宝宝在欣赏音乐时妈妈在做什么的问题,妈妈们的回答是陪着孩子玩一小会儿或者静静地看着孩子,然后开始做家务或者是其他想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妈妈能一直陪着孩子欣赏音乐。

这样的回答可真让人觉得荒唐。对于为什么给宝宝播放古典音乐的问题,妈妈们回答说是“为了孩子的情绪”。为了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独自欣赏音乐,这不仅会让人产生疑问,妈妈真的是为了孩子的情绪,还是为了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才给孩子播放音乐的呢?

如果是为了孩子的情绪才给孩子播放音乐,那这里妈妈所说的情绪指的又是什么?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根据五感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根据听到的声音、皮肤的触感和气味等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情绪。而妈妈们给孩子播放古典音乐后,就离开孩子的视线,这时大家不妨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体会一下他的心情。

孩子听到了美妙的乐曲声音,但能通过触觉感知到的妈妈却不见了。因为妈妈将孩子轻轻地放在床上后,就自顾自地干自己的事情去了。妈妈走开后,妈妈身上散发出的气味也消失了。这时孩子能感觉到的只剩下完全搞不懂的古典音乐的声音了。这时,孩子的情绪到底是怎样的呢?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想可真是令人心酸。

也就是说,对孩子而言,只有当音乐处在妈妈与自己的互动过程中时,音乐才能发挥其作用。对孩子来说,妈妈才是第一位的,而音乐只能是第二位。没有妈妈的音乐带给孩子的只能是消极的情绪。孩子还会形成这样的条件反射,即一听到音乐声就感觉不到妈妈的存在了。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情绪只会变得躁动不安。

我们再来仔细思考一下孩子听到音乐时高兴地摇晃手脚的情形。听到音乐后,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这时妈妈很可能会感叹原来我们家的孩子这么喜欢音乐!这时宝宝为了能得到妈妈的回应,会更加起劲地手舞足蹈,但妈妈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走进厨房刷碗去了。

为什么刚刚能听到的妈妈的声音现在却听不到了,孩子估计怎么想都想不明白。孩子就是手舞足蹈也感觉不到乐趣了,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妈妈的互动。这时孩子的情绪又是怎样的呢? 真令人难过,因为连妈妈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古典音乐成了孩子孤独、躁动等消极情绪的信号。

第12页 :

怎样才能发挥古典音乐在调节孩子情绪方面的积极作用呢?在孩子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抚摸孩子。最好是在喂奶或者换尿布的时候给孩子播放音乐。但妈妈们要尽可能动作迅速得完成这些过程。

如果给孩子喂奶之前,妈妈这样“宝贝啊,先稍等一下,我们先听音乐再吃奶”故意拖延时间的话,孩子是无法以愉快的心情欣赏音乐的。因此,如果想在喂奶、换尿布等情况下给孩子音乐刺激,妈妈最好亲自哼唱歌曲。

其实这并不难。只要将妈妈想说的话加上旋律轻轻地哼唱即可。举个例子来说,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

利用《学校钟声》的旋律,填上歌词轻声哼唱即可。也可以利用《迎春花》的旋律,填上妈妈想唱的歌词。

有过一两次这样的填词经验后,所有的妈妈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作词家。即使妈妈不在孩子的视线范围内,但听到妈妈的歌声后,孩子会静静地等待妈妈的出现。如果妈妈及时出现在孩子的视线范围内,孩子是不会缠磨人或哭闹的。妈妈可以轻声哼着歌曲给孩子换尿布或抱起孩子喂奶。即使是在孩子专心吃奶的时候,妈妈也可以继续给孩子唱歌,“我家好宝宝,善良的好宝宝,快点快点长。我家好宝宝,漂亮的好宝宝,越长越可爱。”

那应该什么时候给宝宝播放古典音乐呢?其实问卷调查中妈妈们就已经给出了正确答案,在宝宝吃完奶,尿布干爽,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即在宝宝瞪着滴溜溜的大眼睛想要玩耍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时候一定要给宝宝播放古典音乐,而是说这个时候播放古典音乐最易给孩子带来情绪上的刺激。

需要注意的是妈妈应该配合宝宝听到音乐时的反应,并应该以宝宝能感受到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喜悦或感叹,即使妈妈的肢体动作有点夸张也无妨。在宝宝听音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宝宝看到妈妈配合他做出的反应。

宝宝听音乐有反应时,妈妈一定要在宝宝的身边。因为通过音乐的刺激,不管是让宝宝脑子变聪明、情绪变稳定,还是由敏感孤僻的孩子变为有创造力的孩子,这些过程都离不开宝宝与妈妈的互动。

不管宝宝听到的古典音乐多么优美动听,只要妈妈不在身边,宝宝都会觉得孤单。孤单的孩子不管受到怎样的刺激都不会做出积极肯定的反应。妈妈不在宝宝身边时宝宝听到的古典音乐说不定还会加重宝宝的孤独感呢。

交互轮唱

说起通过音乐进行的互动,让我想起了统指音乐中所有互动过程的交互轮唱形式。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交互轮唱和教会建筑的音响。

交互轮唱

交互轮唱又叫应答颂或对歌,指的是神职人员独唱后,合唱团或者信徒跟唱的一种演唱形式。这种形式的演唱方式也适用于合唱,即将合唱团分为两部分,两部分交互轮唱,一部分唱完之后另一部分接着唱。

这种音乐形式实际上受到了教会建筑的影响。教会内部传出的回声使得原本连续的歌曲内出现了极短的时间间隔。有效利用这极短的时间间隔,可以制造出交互轮唱的音乐效果。将残响传回来的声音再与歌唱的声音结合起来时就需要达到这种效果。

有些教会的唱诗班场所就像英国圣保罗大教堂中的设置一样,分布在左右两侧,在这样的教堂中,更易产生交互轮唱的音乐效果。唱诗班席位的这种构造可谓是最古老的立体声设备。

残响与神圣

残响是残留下的声音的意思,是建筑音响学的术语。室内某一声音结束后,人们仍然听到的声音就是残响。音乐中残响停留的时间最好为15~25秒,演讲中残响停留的时间最好为1~15秒。

去欧洲旅行,自然会经常出入教堂。一进入教堂,就会产生一种与宗教无关的神圣之感。教堂内高高的天窗,会让人觉得人类是一种渺小的存在,从彩绘玻璃窗内投射进来的光营造出一种好似天使降临一样的氛围。即使是轻微的声响,也能在教堂内回荡好久,最后教堂又慢慢回归平静。

决定教堂内这种音响效果的就是残响。有的教堂内的残响甚至能持续7秒,令音乐家都深表惭愧。在残响持续时间较长的空间内无法演奏出节奏较快的乐曲。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神职人员在讲解《圣经》时总是最大程度地放慢语速。

可以这样说,音乐最终不受作曲家的意图所左右,而变成了一种由演奏空间决定的东西。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就受到了这种教会音乐的影响。如此说来,当今流行的音乐都明显地受到这一时代的媒体和音响设备的影响。

在能产生残响的空间内演奏能发出倍音的乐器所产生的效果,与人为演奏电子乐器产生的回波效果有明显不同(后面章节会对倍音做详细说明)。

第13页 :

聆听古典音乐的理由

早饭时间是不是一定要听古典音乐?其实也不是这么绝对。但有歌词的音乐似乎与早晨的餐桌氛围不相符,因为大部分有歌词的音乐表达的都是爱情带来的悲伤与痛苦。在一日之晨播放这样的音乐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从这个方面来考虑,古典音乐因为给人舒缓轻松的感觉,的确是一个好的选择。

孕妇在选择音乐时需要尤其慎重,因为选择的音乐既要对腹中宝宝有利,又要对准妈妈有利。不仅是孕妇,在家带孩子的妈妈也是一样,因为这些音乐不只有妈妈在听,孩子也在听。妈妈喜欢听但是对孩子来说无异于噪音的摇滚乐或者重金属音乐显然不是明智之选。

曾经有一位妈妈坦诚地向我说她不喜欢古典音乐,我当时给她的建议是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听古典音乐。但需要说明的是古典音乐真的是一种优秀的音乐,因为古典音乐能产生倍音效果。倍音听起来是一种单调的声音,实际上却是由多种声音组成的美妙和音。

我们在听到某种声音时,总是误认为这种声音只有一种音组成。倍音也不例外,我们以为我们听到的倍音只有一种音,其实倍音是多种音的合成,而我们只听到了倍音中响度最大的一种音。

那我们为什么听不到和音中的其他音呢?这主要是因为其他音的响度较小或音程较高不易被人耳感觉到。虽然和音中的其他音不易被人耳所察觉,但多种音和在一起形成的倍音与某种单调的音听起来完全不同。在潜意识中,我们更喜欢倍音。

在智能手机出现以前的2G手机时代,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不能确定是从哪里传来的手机铃声时,大家通常都会翻开自己的包确认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手机在响。发现不是自己的手机在响时,大家都会在心中产生这样的疑问,到底是谁的手机在响呢,怎么还不接电话?但大家却很难判断响起的手机在哪一个具体位置。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时手机的铃声都不是倍音。现在我们使用的都是自己专属的铃声或是具有倍音效果的铃声,因此很少发生上面那样的情况。之前的手机铃声较为单调又没有倍音效果,因此很难确定到底是谁的手机在响。

我们利用耳朵感知声音。我们能够知道声音出自何处,正是因为我们有左右两只耳朵。声音到达左耳朵的时间与到达右耳朵的时间不同,由于这一时间差的存在,我们能够察觉出声音发出的方向。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右边的耳朵首先感知到声音,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一声音是从右边发出的,因为大脑能够瞬间计算出发声物体与我们的距离。

如果两边的耳朵同时感觉到声音,那么发声物体的位置要么在我们的正面,要么在我们的后面。但我们的耳朵并不能立体地感知到所有方向上的声音。我们的大脑能瞬间地推算出发声物体在左边还是右边,但要确定发声物体在上方还是下方却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因为我们的两只耳朵是呈水平分布的。

之前很难判断手机铃声从哪发出,就是因为不具有倍音效果的手机铃声同时传到我们的两个耳朵中。我们人类的说话声是不同于各种设备发出的声音的。因此,我们能够轻易地分辨出是谁在喊我们。在辨别声音位置时,倍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好的乐器可以产生很多倍音,因此人们通常觉得乐器演奏的声音美妙无比、动人心弦。原声乐器的倍音效果极好,而电子乐器却不能演奏出完美的倍音效果。电子乐器演奏出的倍音并不是真正的倍音而是人为制造出的倍音。

例如在演奏“do”时,需要在一个音组之上同时制造出“do-sol-do-mi”的声音效果。因此可以说电子乐器演奏出的声音无论处理得多么好,还是不如非电子乐器演奏的声音美妙动听。

我们的耳朵有时感觉不到倍音,这与音乐教育没有任何关系。有些人在感觉这一音响效果时感觉迟钝,这与音乐声音过大或长时间使用耳机有关。长时间暴露在电子乐器发出的声音中也容易使人感觉不到倍音。电子乐器发出的声音与原声乐器发出的听起来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我们感受倍音的听觉能力会部分丧失。

能够最大程度演奏出倍音效果的乐曲就是古典音乐,因此古典音乐也成为全世界人们喜爱的音乐类型。古典音乐也不再仅仅是西方的音乐,在世界级别的音乐家中,东方音乐家并不逊色于西方。如果数出杰出的音乐演奏家的名字,那么肯定有很多来自东方的音乐家。古典音乐是外来音乐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如果认同古典音乐是外来音乐,那么就如同认同韩国的传统音乐也是在某一时期从外国传入的一样。

能让宝宝自然地感觉到美妙倍音的古典音乐,对宝宝是有好处的。这是因为古典音乐不仅有利于锻炼宝宝判断发声物体位置的空间认知能力,还有利于宝宝感受到音乐的美,从而积累美学体验。

这里并不是主张只有古典音乐才是最适合孩子的音乐,而是说能够产生倍音效果的乐器演奏出的音乐对孩子情绪良性发展或认知能力的提高更为有利。例如我们熟悉的英国甲壳虫乐队的《昨天》,这首乐曲虽然属于大众音乐,但伴奏的弦乐器演奏出的美妙旋律却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这都是倍音的功劳。

人类的说话声中也有倍音,粗哑的嗓音和压低嗓子说话时的声音却没有倍音。练习声乐的人们都懂得被挤压的声音这种说法,即原本应该清楚地发出每一个音制造出倍音效果,但却在发声时施加了不必要的力,故意制造出一种声音被挤压的感觉。

大家不妨设想一下,腹中的宝宝每天听到爸爸妈妈之间含情脉脉对话时的感受是怎样的,每天听到充满厌恶争吵时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准爸爸准妈妈们要尽可能多地让宝宝听到有倍音效果的声音。因此,古时候祖先们的胎教方式就是“四好”,即只看好的、只听好的、只吃好的、只说好的。

第14页 :

倍音

实际发音的时候只有一种声音,但因为这一种声音的存在而引起其他声音同时响起的现象就是倍音或泛音。例如,在演奏“do”这个音时,第一个倍音就是在音组之上的“do”音,第二个倍音就是在“do”之上的“sol”音。倍音就是按照这种“do-do-sol-do-mi-sol-xi b-do…………”形式成声的。人类的耳朵能一直捕捉到第7~8个倍音(可参照下面的乐谱)。

影响倍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乐器的品质决定倍音的品质,好的乐器能够产生好的倍音。我们通常说的好乐器指的就是能产生好的倍音效果的乐器。即使是同一个乐器制造公司制造出的乐器,音色也会有细微的差别。能够区分乐器这一细微差别的人才能选出好的乐器。

倍音还受空间的影响。空间的残响与倍音关系密切。空间建筑产生的共鸣不同,倍音也不同。最后,即使是在相同的空间用同一个乐器演奏,产生的倍音效果也不一定相同,因为倍音还受演奏者演奏实力的影响。

无伴奏合唱曲是我们能很好地感受到倍音效果的音乐形态之一。在欣赏无伴奏合唱演出时,我们感受到的声音之美都是倍音的功劳。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好的音乐必须具备好的乐器、好的音响效果和出众的演奏实力。也就是说具备这三者的音乐才是倍音效果好的音乐。

妈妈和孩子一起认识世界

我曾经在一个遥远的国度一边求学一边照顾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令我焦急的是不能及时地将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片段展示给孩子的爷爷奶奶看。当今时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不管相距多远的两个人都能通过视频通话看到对方,但在当时,人们只能利用录像带。

当时,丈夫每日忙于论文的事情,只能在我准备晚饭的时间内陪孩子玩一小会儿。吃过晚饭后,丈夫又匆匆赶回学校图书馆了。因此漫长的晚饭后时间就只有我和孩子独处。夏季太阳落山晚,我经常会带孩子去公园散步。但在冬季,下午3点就开始日落,我和孩子只能无聊地待在家里。当时给孩子录像,不仅孩子觉得有意思,我也觉得很有趣。

我拿着录像机跟在孩子后,有时让孩子说话,有时让孩子唱歌,就是为了将孩子可爱的模样留在镜头里。我想远在韩国的孩子爷爷奶奶看到录像带的时候也一定笑得很开心。

孩子十岁的时候我又重新看了一遍当时的录像带。说实话,真的是令我很震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太不可思议了”。

录像带里的孩子一会看看我,一会看看镜头,嘴里滔滔不绝地说着什么。我一边录像一边应和着孩子。当时我认为我的应和是对孩子最好的回答。但多年后重新回过头来看当时的录像带,我才发现,我的回答完全就是答非所问,而且大部分的回答和宝宝想听到的回答相隔万里。

例如宝宝对我说“妈妈,这个怎样怎样,那个怎样怎样”的时候,我回应宝宝“宝贝,好玩吗?”宝宝还是一个劲儿地对我说“妈妈,这个怎样怎样,那个怎样怎样”的时候,我就回答道“是吗?真这么好玩吗?”

仔细观看录像,发现宝宝其实当时是在说玩具汽车轮胎掉了的事,而我当时一点都没察觉出宝宝在说些什么,只是自顾自地答非所问。连妈妈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宝宝的心里该多么焦急啊,宝宝索性扔掉玩具汽车,玩起了其他玩具。

其实不只有我自己是这样的,大部分的妈妈也犯过相同的错误。例如我经常在商场电梯等场所内见到一些和我当时一样经验不足的年轻妈妈们,在孩子又哭又闹时,总是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办,只能一个劲儿地责备孩子。这时旁边的人都会向妈妈和孩子投来异样的目光。

这种情况下可能是其他孩子的婴儿车轧到自家宝宝的脚了,也可能是宝宝觉得只能看到这么多大人的屁股而感到烦闷,因此哭着让妈妈抱起来。孩子已经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但妈妈却搞不清楚宝宝为什么哭闹。

妈妈们需要弄懂孩子的一切,但妈妈并不是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妈妈在成为妈妈之前,是一个只能了解自身的普通人,妈妈们之前从来没有像现在想要迫切了解孩子一样去了解其他人。

彼此相爱的恋人间也是同样的道理。能够用话语沟通交流的恋人间有时也很难弄明白对方在想些什么,因此恋人之间也会经常吵架闹别扭。成人之间能进行沟通交流,弄懂对方的心思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弄懂一个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孩子的内心想法。

第15页 :

妈妈们平均每天有12次劳动是白费的。因为妈妈们开始很难搞清楚孩子是因为什么哭闹,是因为肚子饿了吗?是因为没人陪着玩吗?是因为困了想睡觉吗?但神奇的是在不断探索如何照顾孩子的过程中,经验不足的妈妈不知从哪一刻起变得经验丰富。在孩子不断茁壮成长的过程中,妈妈也随着他的脚步不断成长。

当无法进行沟通时,妈妈和孩子之间不妨进行一些音乐活动。沟通并不仅仅指语言上的沟通,一起欣赏音乐彼此分享感受的过程也是一种沟通。宝宝和着音乐开心地跳舞,妈妈也跟着旋律扭动身体,这样亲子之间就形成了互动。

妈妈与宝宝感受着相同的旋律,做着相同的动作,内心产生相同的美好感受,这样妈妈和宝宝会觉得更开心、更幸福。因为幸福的本质就是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世界上没有比音乐更值得分享的东西了。

孩子小时候妈妈经常唱歌给孩子听,孩子稍大一点后也会跟着妈妈一起唱歌。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可以学会相同感受的不同表现方式。孩子发现其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感受时,会觉得开心幸福。如果孩子发现别人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感受,孩子会觉得更加的开心幸福。这样的过程有助于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如果妈妈和孩子表达相同感受的方式一致,那么孩子就不会觉得孤单。如果妈妈和孩子表达相同感受的方式不一致,那么孩子能体会到与自己不同的个体交流所产生的乐趣。

这种沟通交流的学习方式最好是跟妈妈一起进行,因为宝宝出生之前一直生活在妈妈的体内。之前一直生活在妈妈体内的宝宝现在却拥有了自己的身体,因此妈妈与宝宝一起感受到相同的东西有利于宝宝掌握沟通交流的本质。就这样,宝宝与妈妈作为独立的个体一起认识世界。

双人舞

妈妈与孩子感受相同的东西并彼此分享感受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双人舞。妈妈与宝宝面对面彼此配合对方的动作,不正是两个人一起跳的双人舞吗?两个人的共同感受通过合二为一的身体可以表现得更为具体。

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对孩子引导错误反而会带来反作用。妈妈在跟孩子一起跳舞时,应该根据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调节舞蹈的难易度。例如,向未满4岁孩子说明伸出右脚并交叉到左脚前面就不是一件易事。孩子似乎是听不懂妈妈的解释说明,就像跟着镜子学一样,总是跟妈妈伸出相反的脚。

妈妈与孩子之间的双人舞应该尽可能地简单化,最好只有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的动作。但应该尽可能地变化动作的次数,这样即使动作相同,孩子也能从中感觉到乐趣。

一天我们全家乘车出行,坐在后座的4岁的儿子突然大喊“爸爸,是红灯,我们快走!”,当时儿子刚在幼儿园里学习了有关指示灯的知识。

儿子虽然能够准确地分清红灯和绿灯,但儿子突然这么喊令我们一时摸不着头脑。之前我牵着儿子的手过马路时,儿子也从来没有认错过路灯的颜色。在与儿子沟通了一下后,我才知道孩子为什么喊。儿子认为绿灯的时候应该是行人穿过人行横道,红灯的时候应该是车辆穿过人行横道。从步行者指示路灯来看确实是这样。

我向儿子解释说,信号灯分为步行者信号灯和机动车信号灯,这两类指示灯的颜色变化是相反的。我不能确定4岁的儿子能不能理解这样的内容,因此每次孩子爸爸绿灯驶过人行横道时,我都会耐心向孩子解释说爸爸并没有违反交通规则,爸爸不是一个坏司机。

孩子就是这样学习社会知识,知道了一个知识后又期待下一个知识。我们以大人的思维讲解给孩子的东西,孩子会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理解。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稀奇古怪的问题。

如果那天我没有向儿子详细说明机动车指示灯与步行者指示灯的差别,只是简单地告诉儿子红灯停、绿灯行的常识,那么儿子恐怕费好长时间也不一定能弄懂信号灯的常识。孩子理解世界的过程就这样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妈妈与孩子面对面跳双人舞的过程,可以帮助妈妈可以切身体会到孩子看到的以及孩子感受到的东西。

孩子是优秀的爵士乐演奏家

音乐可以带给我们各种情感体验。即使是跨越时间与空间,生活在文化氛围迥异的欧洲社会作曲家的音乐,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这种事情真的可能吗?从理性的角度来考虑,这确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包括美术在内的所有艺术形式都具有这种特殊魔力。但音乐又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因为音乐需要中间传播者。

美术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艺术。参观卢浮宫博物馆时,我们可以直接欣赏到数百年前某位画家留下的名画。这时我们与名画之间不存在任何其他的东西。当然了,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美术作品,我们可以从书中查阅解释其历史意义的美学观点,也可以倾听讲解员的讲解。

但并不是说在没有书可查阅、没有讲解员讲解的情况下,我们就无法欣赏美术作品。我们独自细细地观赏某一作品,也能从中体会到一定的乐趣。因为讲解员或者书籍并不是画家与鉴赏者中间的媒介。

音乐就不同了,因为我们无法直接鉴赏某位作曲家谱写出的乐曲。作曲家谱写出的乐曲需要通过演奏家进行演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乐曲的美以及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感情。如果没有中间媒介,我们就无法欣赏到音乐之美。音乐的演奏必须同时发挥指挥家、演奏家以及其他一些中间传播者的媒介作用。

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感情并不是直接传达给音乐鉴赏者们的,这中间需要经过传播者的传播过程,即演奏环节,这样音乐鉴赏者们才能欣赏到美妙动听的乐曲。这就是音乐的特殊之处。正是因为音乐具有中间演奏环节,乐曲才能跨越时代的局限,引起音乐鉴赏者们的感情共鸣。但人类为什么要创作乐曲呢?因为人类想要传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东西。

第16页 :

有时候只用语言表达是完全不够的。人们都希望其他人能与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可以说相同感受是人类的本能欲求。陷入爱情中的恋人们也总是希望对方能有和自己一样的感受。

人类利用表现情绪的方式向其他人传达自己所面临的处境,孩子刚出生时发出的第一声啼哭也是一样,孩子想向人们传达自己的辛苦和不容易。孩子从离开妈妈子宫的那一刻起就渴望将自己的处境告诉别人。

人类渴望将自身的想法与他人共享,渴望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告诉别人,正是基于这样的欲求,人类开始使用语言。但语言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因为语言是传递认知性的、合理的内容的沟通工具,但在传递情绪和情感方面却存在局限性。在利用语言形式表达不合逻辑的内心世界时,语言的局限性尤其明显。

为了弥补语言的局限性,人类有时通过艺术或其他媒体形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比起美术、雕刻等视觉造型艺术,音乐在表达人的内心世界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们在遇到开心事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跳起来或者发出欢呼声,这是人类的本能。就是这样的举动发展成了舞蹈、发展成了歌曲。与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相对应的身体反应就是人类的音乐本能。将人类的这种音乐本能仔细分类,并按时间顺序整理成系统化的东西,这便是音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很容易发现孩子的音乐本能。仔细观察幼儿园内3~5岁孩子的玩耍场面,会发现这些小孩子们的说话声都带有一定的音调。

小时候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总是伸出拇指,用带有音调的声音喊着“想和我玩的人把手放上面”。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美好记忆吧。

像这样,将话语与音调结合在一起的说话方式的德语名称是ton-spiel(在话语中加上音调的游戏)。孩子能很容易地学会这种音调游戏,即使谁也没有教过孩子,孩子也可以自发地创造出这种音乐游戏。因为孩子总觉得妈妈或幼儿园老师的说话声音就像带有音调的音乐一样,会进行模仿。用现在孩子们的话来说,音调游戏是一个传播性很强的游戏。

孩子的音调游戏比成人的音调游戏更自然,因为比起语言来,音乐是更为本能的表达方式。语言传递的只是合理的思维,而音乐则能传达出人类的所有情绪和情感。在我们不断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情绪表达能力会渐渐退化,这是因为成人的世界只注重合理的话语沟通方式,因此成年人会觉得表达自身情绪、情感变得越来越难。

申衡来(韩国笑星—译者注)用傻瓜般的表情喊着“英九没了!”的场景曾经惹得我们捧腹大笑。其实他的这句“英九没了!”是其小时候妈妈将脸藏起来,嘴里喊出的“妈妈没了!”的变形。利用“妈妈没了!”的这样一个游戏,将“妈妈没了!”改为“英九没了!”的旋律依旧,带给人的轻松愉快的心情也依旧。

妈妈一会儿将脸藏起来,一会又突然出现在孩子面前的这种“妈妈没了”的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在这个游戏中,妈妈一会出现一会消失,会让孩子觉得很神奇。不仅如此,孩子还能从妈妈嘴里喊出的“谁谁没了”中感受到“do-mi-la-sol”的旋律美。这只是亲子互动的一个十分单调的游戏,但正是这些单调的音乐要素渐渐地发展成了能带给我们乐趣的音乐。

没有时间陪孩子玩耍的爸爸妈妈们应该尽可能地提高陪孩子玩耍时的质量。爸爸妈妈们在陪孩子玩耍时,应将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

爸爸妈妈们应陪着孩子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尽可能地使孩子开心愉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调游戏是一个很优秀的游戏。这个游戏不仅会使孩子变得开心愉快,还能帮助孩子感受到改变音调时产生的乐趣,就像音乐中的变奏一样。

爵士乐就是基于变奏的音乐基础之上的。孩子与妈妈之间的音调游戏可以被改编为各种音调并持续一段时间。大部分情况下,即使孩子换了玩具、改变了游戏方式,原有的音调也还会被保持。很快,孩子就会在变奏能力方面超过妈妈,表现出惊人的实力。音调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爵士乐演奏家潜能。

德语Ton-spiel,对应的英语单词是tone play。Ton与英语中的tone相对应,表示音的意思,spiel与英语中的play相对应,表示玩、演奏的意思。Ton-spiel直译为音游戏,但音游戏这个词语在语感上音乐性并不强,因此这里我们还是采用最初的德语Ton-spiel的说法。

Ton-spiel并不仅仅指一种儿童游戏。Ton-spiel最初指一种音乐形式,后来发展为古典音乐的一个专门领域。像Ton-spiel一样,由话语发展为音乐的例子是吟诵。与歌剧、清唱剧中用优美的旋律表达主人公感情的独唱曲不同,吟诵承担的作用是说明主人公的遭遇、叙说故事情节。

吟诵主要存在于歌剧、清唱剧和康塔塔剧中,但吟诵这种音乐形式早在这三种剧目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Ton-spiel和吟诵的共同点是在话语中添加一定的音调。世界上的所有孩子都可以完美地演奏出ton-spiel或者吟诵部分。

带有音调的话语不仅比单纯的话语更易于传达,还更易在人脑中保留较长的时间。用一句话来说,带有音调的话语更易让人上瘾。

第17页 :

Ton-spiel与歌曲游戏的不同之处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ton-spiel与前面讲到的歌剧singspiel有什么区别,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Ton-spiel是在想说的话语中加上音调,而歌剧则是将原有的歌曲与亲子之间的游戏结合起来。

Ton-spiel的例子

《圣恩啊,玩儿吧》

歌剧的例子

在孩子堆好的积木造型突然倒塌的时候,

“即使狂风怒吼也没关系,没关系”

这时可以轻微地改动一下歌词,这样唱道:

“即使倒塌了也没关系,没关系”

妈妈也应该成为优秀的爵士乐演奏家

喜欢古典音乐或流行音乐的人大部分都会听爵士乐。爵士乐是一种感受性很强的音乐,只有拥有杰出音乐才能的人才能演奏出好的爵士乐。因为爵士乐是一种即兴的音乐形式。

爵士乐中最重要的要素应该算是即兴性,这里的即兴性指的是即兴演奏乐曲的旋律或节奏。带孩子的妈妈应该成为优秀的爵士乐演奏家。不,带孩子的妈妈们已经是优秀的爵士乐演奏家了,因为妈妈与孩子日常相处的过程就是妈妈即兴演出的过程。

事实上“那个人的做法太即兴了”中的即兴的说法在韩国社会中并不是什么好词。即兴的行动通常是在突发、仓促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难免给人带来慌张、着急的感觉。但恋爱中的即兴男生却很有魅力。恋爱时与这样的男生在咖啡馆里聊天无意中谈起大海时,他们会立马从椅子上站起拉着女生的手一起去看大海,这样的男生颇受女生喜欢。

如果从男女不同性别的比较来看,即兴这样的说法主要用在男性身上,出现在女性身上的即兴行为并不多。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女性受到的约束条件较多。尤其是结婚生子后一些女性认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更加不能脱离条条框框的限制,她们的这些观点又进一步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她们认为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应该做该做的事情,并要遵守各种规则,如果一旦违反了规则,家里就会变得一团糟。

对生活中不允许即兴行为出现的家庭主妇来说,抚养孩子需要具备即兴表演能力的说法似乎是矛盾的。但在实际带孩子的过程中,妈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即兴表演。妈妈们的这种即兴表演其实是一种反应能力。

某一天,孩子突然厌烦了一直很喜欢玩的玩具,缠着妈妈发牢骚的时候,妈妈即兴改变玩玩具的方式,将玩具的另一种玩法展示给孩子看。就这样,妈妈帮助孩子又找到了一种趣味横生的玩法。

妈妈有时会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给孩子听,有时会唱歌给孩子听,有时又根据不同的情况改变音调的高低、肢体动作的快慢,妈妈的这些行为给孩子带来了不少欢乐,体现了妈妈的一种再创造能力。

有时对于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妈妈会觉得不耐烦,然后反问孩子一句:“你怎么这么多问题呢?”妈妈的这种态度显然不利于亲子间对话的进一步展开。孩子对自己能表达清楚的事情并不会感到厌烦,只有在自己的话语不被对方理解的情况下,孩子才会感到厌烦。认为自己认真询问就能换来孩子认真回答的妈妈其实只做到了第一步。

我在柏林艺术大学求学的时候,最令我头疼的科目就是即兴演奏课。在即兴演奏课上,老师给定一个主题,学生用各种方式来表现这一主题。虽然是即兴演奏课,但老师通常都在一周前给定主题,这样就可以在家里提前练习了。但我的德国籍同学们却没有一个会提前为即兴演奏课做准备。他们通常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便条一样的纸上,然后拿着这张便条坐在钢琴前连贯地进行即兴演奏。

对于在韩国从来没上过这种课的我来说,整个一周我都需要冥思苦索,需要不停地弹奏钢琴,目的就是为了谱写出能在课堂上演奏的乐曲。但我总觉得课下的时间不够用。不对,与其说是时间不够用,不如说是没有思路和想法。因此,我无比羡慕那些能在即兴演奏课上表现突出的德国籍同学们,他们一坐在钢琴前面,手指就在琴键上舞动,美妙的乐曲也随之流淌而出。

更让我郁闷的是我向即兴演奏课上表现突出的同学询问如何才能表现好并请求他们帮助我时,他们的回答竟然是“就那样”。然后我向他们询问平时到底需要怎样练习才能在即兴演奏课上表现得那么自然,他们的回答竟也是“就那样”。

第18页 :

我觉得并不像他们回答的“就那样”一样简单。因此我努力地寻找我与德国籍同学的不同之处。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我终于发现了这个不同之处。

我把即兴演奏课上成了作曲课,而德国同学却将即兴演奏课当成了演奏乐曲的游戏课。他们尝试了这样演奏后,又尝试那样演奏,然后将自己满意的演奏方式以自己能看懂的方式记录在便条上。这就是他们的上课方式,每次都会给大家带来不同的即兴演奏。因为课堂上提倡不同于之前的新的即兴演奏,其本质是要求要自然连贯。

但我的即兴演奏却一点都不即兴,因为我是按照即兴演奏的技法锻炼自己的作曲能力。形式虽然是即兴演奏的形式,但内容上却与一般的作曲课没什么不同。

对爵士乐等真正的即兴演奏形式来说,只有在实际舞台上真正做到即兴演奏时,这种音乐形式才具有生命力。爵士乐演奏的中间过程中有一个显示各个演奏者演奏实力的独奏部分。每次听到这个独奏部分时,我都会在心里产生疑问,这些一起演出的演奏者们真的参与到独奏部分之前的演奏了吗?

如果在即兴演奏部分中,爵士乐的演奏者像我留学时上即兴演奏课一样照着谱好的乐曲演奏,那么听众立马就会觉察出这是假的即兴演奏。先不说与其他乐队成员的演奏态度不同,这种假的即兴演奏不仅不会博得其他队友的喝彩,反而还会令其他队友担心自己是不是演奏错了。

真正的即兴演奏能够令舞台上的其他演奏者激动万分。不仅如此,真正的即兴演奏不仅会感动自己,还会感动舞台下的万千听众。

爵士乐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即兴性。虽然每次演奏的都是同一首乐曲,但仔细听的话,会发现每次的演奏都不同。每次演奏都不同于前一次演奏的爵士乐才是真正的爵士乐。爵士乐中的即兴演奏部分受听众的影响,听众的反应越积极,演奏者的演奏就越充满激情。

如果听众反应热烈,那么即兴演奏的时间会变长,给听众带来的感受也更为强烈;如果观众的反应不热烈,那么演奏者会在基本的时间要求内进行即兴表演。

爵士乐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听众和演奏者之间联系紧密的互动过程,因此爵士乐在拥挤的俱乐部内演奏比在宽敞的大厅中更有感觉。

在查阅了很多有关即兴演奏的资料后,让我对即兴演奏的反义词标准化、程式化产生了很多思考。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一直都注重标准和规则,过去的数十年间社会都在平稳有序地运行。社会安定合理地运行,相关指标就能被预测,因此就需要明确各项标准和规则。但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过分地强调标准化和程式化反而会有害。

长期生活在日本的一个朋友曾对我说过日本人绝对不会答应别人额外的请求,尤其是在服务业领域,他们不会去做标准化以外的其他事情,他们也不具有做其他事情的能力。

我质疑地反问道:“日本不是一个以服务业著称的国家吗?”朋友回答说:“恰恰相反。”根据朋友的理解,他认为日本人表面上看起来态度亲切有礼,实则不然。日本并不是一个亲切和善的国家。他们像机器人一样,只是亲切地履行应该履行的职责,但对于顾客提出的新的要求,他们却没有能力满足。用一句话概括说就是日本人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内缺乏即兴应变的能力。

妈妈们有必要思考一下这样一个问题,即严格执行标准的妈妈、按照“好妈妈指南”为人处事的妈妈是否有利于孩子即兴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先天就具有出众的即兴表演能力,孩子们玩的每一个游戏都表现了孩子的这种能力。可以说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的这种即兴能力往往超乎我们的意料。

和所有同龄的小学二年级男孩子一样,宥彬也是一个个性散漫的小男孩。我是在音乐院课堂上的即兴演奏时发现宥彬的特殊才能的。宥彬用手中的木槌将音乐室内的所有打击乐器都敲了个遍。然后,宥彬又试图寻找其他的工具演奏打击乐器。一开始宥彬寻找的都是和木槌差不多的工具,例如筷子、勺子等工具。

但玩着玩着,宥彬又开始将球放在鼓面上。他发现球在鼓面上上下跳动时,大鼓发出的声音不是一次,而是连续地发出好几次声音,他觉得很有意思。不仅如此,宥彬还发现球在鼓面上上下跳动时,随着球弹起的高度渐渐降低,大鼓发出的声音节奏也越来越快,宥彬又觉得很神奇。一会之后,宥彬又试图让棒球、乒乓球、弹力球等各种球在鼓面上跳动。

宥彬告诉我说,高尔夫球在鼓面上跳动时发出的声音最好听。这时宥彬又将几个高尔夫球同时放在鼓面上。只要一个高尔夫球上下跳动,剩下的高尔夫球也跟着上下跳动。引起鼓面震动的物体的材质、重量、大小不同,鼓面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宥彬完全沉浸在这个有趣的游戏中了。宥彬妈妈高兴地说,她从来没见过孩子带着这么强烈的好奇心集中精力去探索一件事情。

第19页 :

人们通常认为要想培养孩子的即兴演奏能力,孩子首先应该有一定的演奏基础。但是从上面宥彬的案例来看,即兴演奏与是否有乐器演奏基础没有任何关系,即兴演奏是任何人都具备的能力。

事情的发展顺理成章,大鼓成了宥彬最喜欢的乐器。宥彬能用大鼓演奏出优美的效果音。宥彬的大鼓演奏使得小伙伴们之间的游戏更加有趣,宥彬自然而然也在小伙伴中人气爆棚。

像宥彬这样喜欢上音乐是最为理想不过的了。利用各种工具当作乐器的游戏可以激发孩子无限的创造能力。妈妈严格遵守标准或者行动指南,反而会使孩子过早地脱离这种即兴演奏的世界。有意思的是,脱离即兴演奏世界的孩子会被妈妈送入所谓的创造力培养乐园。

即兴演奏并不是音乐领域中的专业术语。在所有与艺术有关的一切领域中,都要求从业者有一定的即兴表现能力。舞蹈中要求有即兴表演的能力,戏剧中要求有即兴演唱的能力,美术领域中也要求有即兴绘画的能力。我们日常生活中更需要即兴表现的能力,因为我们无法预知生活。生活得像艺术一样的人生才是充满幸福、充满开心的人生。

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因为只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才能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但各种规章制度的作用也仅限于此。可以说规章制度与创造力之间相差十万八千里。如果妈妈们还期待孩子在学校里提高创造力,那只能说妈妈太贪心了。

生活中孩子的即兴演奏能力可以通过游戏得到不断增强。可以说在所有的游戏当中,孩子与妈妈之间的游戏是最早可以锻炼孩子即兴演奏能力。妈妈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杰出的爵士乐演奏家。但是妈妈们常常因为内心的担忧和不安而要求自己去查阅、翻看各种标准和指南。

亲子之间以音乐为媒介的游戏恰恰可以消除妈妈们的这种不安和担忧。所以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的妈妈们都会为了孩子纵情歌唱。妈妈的歌声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就像爵士乐中的即兴演奏既是为了观众又是为了演奏者自己一样。

即 兴 演 奏

说到即兴演奏,大家一定会觉得就是演奏者在舞台上随心所欲地自由演奏。像摆脱剧本即兴表演的演员一样,他们摆脱了乐谱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演奏。但并不是说在即兴演奏中演奏者有绝对的自由。

爵士乐的反对者们总是这么说:“如果说古典音乐是朗诵古诗,那么爵士乐就是直白的对话!”对于专修古典音乐的我来说,这种说法虽然令我心疼,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种说法还是相当准确的。

爵士乐的最大特征就是即兴演奏。那么爵士乐中的即兴演奏部分相当于哪种情况下的对话呢?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对初次见面的男女对话的场景。对话一开始就像人口普查一样双方一问一答。如果双方之间一直这样一问一答,那么双方很难对彼此产生好感。

但在一问一答的对话中会突然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且对于这一话题自己还有很多想说的,这可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如果自己忍不住说了很多自认为很有趣的事,而对方又有相同的感受,那么可以说这对男女还会再继续见面的。

也许这长时间的对话就是即兴演奏。在对话的过程中,对话的双方需要对话题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在即兴演奏中也同样需要对演奏的音乐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因为即兴表演应尽量避免虎头蛇尾,而应该尽可能地唤起听众的回应。

因此,即兴演奏虽然是即兴的,但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因为乐曲的和声构造已经被设定好了。演奏者可以决定的只有哪几句可以即兴演奏,演奏时的音量多大,使用哪几个音等。

但演奏的方向一定要明确,决定演奏方向的是和声构造。只有演奏方向明确,演出才能完美谢幕。真正的即兴演奏应该不摆脱大的框架限制,有明确的演奏方向又具备一定的自由。也正因为此,即兴演奏才更加珍贵而美丽。

妈妈最傻的疑问:我们家的孩子真的有音乐潜质吗?

“老师!我们家的孩子真的有音乐潜质吗?”

这是我在担任儿童合唱团乐队的指挥时,乐队小朋友的妈妈们向我问的最多的问题。这可真是一个很傻的问题。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每一个人都具备音乐潜质。只要我们具备沟通交流的能力就一定具备音乐潜质。

每次面对妈妈的疑惑,我的回答都是“当然有音乐潜质了”。但是妈妈们说的音乐潜质和我所说的意义却完全不同。妈妈们疑惑的是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弹一手好钢琴,有没有一个唱歌的好嗓子。换句话说,妈妈们疑惑的是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具备某种音乐技能。

因此妈妈所说的“孩子真的有音乐潜质吗”,实际上真正的意思是“孩子是否具有学好音乐的潜质”,妈妈们想问的是孩子适不适合继续学习音乐。

第20页 :

这个问题其实和“我们家孩子学习好不好” “我们家孩子聪不聪明”一样。脑子聪明的孩子不一定学习好,学习好的孩子不一定脑子聪明。

值得学习的领域有很多,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绝大部分孩子都是挺聪明,就看你以哪个标准来衡量了。

音乐也是一样。孩子先天具有的音乐潜质可以适应不同领域的要求。如果爸爸妈妈们能够找到激发孩子音乐潜质的方法,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音乐学习能力。

不仅如此,孩子的音乐学习能力除受到音乐潜质的影响外,还受到其他一些要素的影响。就像学习好还需要平稳的情绪和认真的态度一样。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孩子是否具有音乐潜质。因为刚出生的孩子都具有秉异的天赋,但是遗憾的是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种天赋却慢慢消失了。

好的父母不会设法强加给孩子自己所不具备的能力,而是会帮助孩子发挥他们的天赋,并且鼓励孩子一直将这个天赋保持下去。如果孩子的天赋得到了很好的维持,那么就一定会有展示才能的机会。

韩国社会的音乐教育体系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父母由于自己的私心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通常的情况都是孩子的音乐天赋在被发现之前就已经被泯灭了。

下面是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事情。明明很喜欢音乐的一个孩子,有一天却哭着说再也不去钢琴培训班了,父母对此疑惑不已。这个孩子在学习钢琴的阶段,一直觉得弹钢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从练习《车尔尼》开始,他觉得弹钢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最后这孩子哭着说他再也不想弹钢琴了。难道真的是这个孩子厌倦了弹钢琴吗?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如果不是因为这本叫作《车尔尼》的教材,这个孩子或许会一如既往地喜欢音乐喜欢弹钢琴。如果用其他教材代替《车尔尼》教程,说不定孩子也会高高兴兴地去上钢琴兴趣班。

既然这里提到了《车尔尼》教程,那我们就来仔细地了解一下这本给无数学习钢琴的韩国孩子带来痛苦的教材。《车尔尼》是由演奏家兼作曲家卡尔·车尔尼(Carl Czerny,1791—1857)编写的一本钢琴练习教材。直到今天,韩国的很多钢琴培训学校还以《车尔尼》为教材。曾经韩国社会一度以练习弹奏《车尔尼》教程的次数为衡量孩子钢琴弹奏实力的一个标准。

《车尔尼》教程的封皮上印有德语DIE SCHULE DER GELUFIGKEIT的字样。单词GELUFIGKEIT是从动词laufen(跑)中派生出来的单词。经常练习《车尔尼》,演奏者的手指就会变得像在琴键上迅速舞动的小人一样灵活,因此可以说《车尔尼》是帮助钢琴演奏者实现快速演奏的练习曲。《车尔尼》教程的目的也是锻炼演奏者手指的灵活性。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之前觉得弹钢琴很有意思,但一到《车尔尼》阶段就产生放弃的念头的原因。为了手指能在琴键上灵活舞动,孩子需要一遍又一遍、无休无止地练习无聊枯燥而又难度较大的乐曲。对忍耐力较强的成年人来说,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对年幼的孩子呢?

成功突破《车尔尼》教程的孩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害怕被妈妈或者老师批评,强忍着练习车尔尼教程的孩子,另一种则是真的喜欢弹钢琴,为了弹钢琴愿意克服任何困难的孩子。

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的中学生,他们独自一人到异国留学。他们都是韩国的小小天才钢琴演奏家,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有在世界级别的汇演中获奖的经历。但就是这些天资秉异的孩子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他们中很多人的音乐才能却慢慢消失了。

小时候天资秉异的演奏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没能发展为实力出众、成熟老练的演奏家,这可真令人遗憾!正常情况下,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演奏实力应该越来越出众。他们应该能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弹奏出美妙的钢琴曲。但过度的技巧训练却使得他们没有时间思考对音乐的理解,最终天资秉异的小小演奏家也就泯然众人矣了。

技巧教材本来是用于手指练习的教材,只有在需要进行手指练习时才使用这种教材。例如完美地演奏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需要灵活的演奏技术,这时可以从技巧教材中选取有利于演奏《钢琴奏鸣曲》的曲子进行练习。

也就是说想要完美地演奏钢琴曲但技术层面存在问题时可以利用技巧教材进行辅助练习,而没有必要从头进行练习。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让音乐给孩子带来负担,也就是说不能让孩子讨厌音乐。如果孩子一旦对音乐产生厌恶感,那么就很难再唤起孩子对音乐的好感。尤其是小时候感到腻烦的事,平生都不会对这件事再有好感。音乐也是如此。不管再怎么喜欢音乐的孩子,如果每天都被强迫着去练习钢琴,那很快也会感到厌烦。

第21页 :

学习乐器的孩子大部分从5岁开始就进行艰苦的练习了。在其他小朋友们玩或者睡觉的时间他们却不得不进行练习。因为只有通过艰苦的训练,他们才能进入专门的音乐学校学习。就这样,为了顺利地升入大学或者为了执行妈妈的命令,他们不得不一遍一遍地练习,不知从哪一个瞬间开始他们对音乐失去了兴趣。

如果希望孩子以后学习音乐专业,那么应该首先确定孩子具备学习哪种音乐的能力。父母还应该进一步考虑为了维持孩子的音乐潜质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不仅如此,父母还需要随时留意孩子是不是还一如既往地对音乐保持着热情。妈妈应该成为帮助孩子毕生对音乐充满热情的人。

音乐并不仅仅指学习音乐技能。即使在音乐上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们可能也不会得到什么。技巧练习也是无聊枯燥的。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帮助孩子从中找到乐趣。

妈妈们关心的问题不应该是孩子有没有音乐潜质。如何发现孩子的音乐潜质,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音乐潜质,怎样才能长久地保持孩子的这种音乐潜质才是妈妈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节奏

上面的这些术语都属于速度标语。左边部分节奏较慢,越往右节奏越快。虽然可以用节拍器节奏来表示速度标语,但是节拍器节奏音与音之间的范围太大,相同的术语内还可以演奏好几个节拍。因此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演奏者设置了节奏。

说起行板慢、急板快的时候,总是让我想起音乐时间内努力记住这些术语对应的意大利语名称时的场景。其实这些音乐术语真的不好记。并不是说韩语能表达清楚的东西一定要用意大利语表示,只是知道了对应的意大利语名称后更容易查找。从这些术语的生成方式来考虑也是这样。

意大利道路上的“Andante”字样曾经令我大吃一惊。其实Andante的意思与我们在学校附近的道路上经常见到的“减速慢行”一样。

Andante是表示步行、走路的andare现代变形。因此其准确的意思应为像散步一样行走。节拍器每分钟敲70下,每一下有一个四分音符,人们不会觉得这样的节奏慢。

像交响曲或协奏曲一样由许多乐章组成的乐曲中,比起每一章的节奏,速度标语更有利于演奏者把握乐曲的结构。例如在有4个乐章组成的乐曲中,演奏者可以明确地把握哪一章演奏速度稍快,哪一章演奏速度稍慢。乐章中的节奏还受到前后两章节奏的相对影响。

空间的残响也是也是影响节奏的要素。在几乎不产生残响的空间演奏时,节奏以稍快为宜;在极易产生残响的空间演奏时,节奏以稍缓为宜。

不仅如此,空间也是影响节奏的要素,有的空间能很好地填补好音与音之间的间隔,有的空间则不能。演出开始之前在演奏大厅内进行的最后一次彩排,就是为了确定演奏大厅的这种空间效应。

出于相同的理由,我在担任合唱团的乐队指挥时,采用彩排节奏和实际演出节奏指挥乐队练习。这样做有利于提高乐队在实际演出时的空间适应能力。

从上面可以看出,节奏是受多个要素影响的。除此之外演奏者的演奏实力和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力也是影响节奏的要素。例如并不是所有的演奏家都能将节拍器节奏准确地定位在70上进行演奏。

对于接受音乐教育的小小演奏家来说,在他们从头至尾一直练习某一节奏的乐曲时最好打开节拍器。这样在节拍器的帮助下,他们的整个身心都会沉浸在乐曲中,他们会知道哪一部分该演奏得稍快,哪一部分该演奏得稍慢。没有一个演奏者能像机器一样从头至尾演奏相同节奏的乐曲。

作曲家已经谱好了曲子,演奏者不能摆脱作曲家预先设置好的构架,但演奏家还需要具备符合情况的灵活演奏能力。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音乐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

比偏食更严重的偏听

之前有一个以幼儿园小朋友为对象的音乐节目盛行一时,节目的名字叫《幼儿园里逗人发笑的侄子》。我觉得近距离接触孩子对我的研究会有帮助,因此我参加了一个幼儿园的活动。5~7岁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怎么看都觉得可爱,但不知道为什么本来轻松愉快的心情却渐渐地变得郁闷、糟糕起来。

我在大脑里认真地思考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声音太嘈杂了吗?应该不是,幼儿园的活动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孩子们活泼好动并不是什么坏事,这正好显示了他们的勃勃生机。我怀着郁闷、糟糕的心情继续观看表演,在表演结束的时候,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我心情变糟糕的原因就是因为舞台的背景音乐!

第22页 :

孩子们在舞台上的表演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不管是乐器演奏还是合唱,都与孩子的真实水平存在差距,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孩子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与表演效果并不成正比。

这一点在舞蹈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跟10多年前我家孩子上幼儿园时的情况差不多。但那个时候,为了配合孩子们的舞蹈,背景音乐大部分都采用歌谣。为了达到更好地表演效果,幼儿园的老师会亲自弹奏钢琴给孩子们伴奏。

但今天孩子跳舞的音乐大部分都是偶像歌手的音乐,虽然偶尔也有一两首童谣,但也被电子乐器演奏得面目全非,让人很难分清到底是歌谣还是流行歌曲。

像吵闹嘈杂的音乐一样,孩子们的舞蹈也变得华丽、浮夸。妈妈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出场漂不漂亮,老师教的动作孩子有没有做错,自己孩子在整场节目中的戏份多不多,算不算主角。有些妈妈只将摄像镜头对准自己的孩子,根本无暇顾及整个舞台的演出。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孩子,连老师、爸爸、妈妈甚至是爷爷奶奶都显得过于兴奋。但是千篇一律的音乐却让人扫兴。

幼儿园的演出直接影响到第二年的招生。因此,幼儿园在组织演出时会尽量迎合孩子父母的需求。在这种形式下,幼儿园不会考虑演出符不符合教育哲学,他们考虑的只是孩子能够演出哪种艺术形式。

活动结束后,我和幼儿园园长以及几个孩子家长闲聊起来。我问她们对那天演出中流行音乐占大部分怎么看。老师们说她们是为了孩子才选择流行音乐的。她们解释说现在的孩子都喜欢这种氛围的音乐,话语中透出一种对那天选曲成功的自豪感。

老师继续解释说那天不只是孩子高兴,家长的反应也很热烈,家长们与孩子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如果我要是说出当天的选曲不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或许会被认为是一个孤陋寡闻、大煞风景的人。

老师们还说了这样一件事。如果给孩子们播放钢琴曲,孩子们会表现出没兴趣、不关心的样子。但一给孩子们播放流行音乐,孩子们就像不知从哪里(当然是从电视中了)学过似的,兴奋地跳起舞来。

也就是说孩子们为了准备自己的动作和音乐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甚至有的父母还说真没想到孩子的水平这么高,要不是这次演出,他们不会发现孩子的这种兴趣。

现在的父母们到底认为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算是孩子的高水平呢?我思考了很久还是不能理解。我在心里盘算着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种环境。首先应该找出问题出在哪里。读到这里可能有些读者会问孩子喜欢华丽的音乐、喜欢流行音乐难道有什么问题吗?也正因为此,我觉得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大,心情更急切。

来音乐院咨询的妈妈中很多人都会这么说:“我们家的孩子很喜欢音乐,音乐声一响就会跟着跳舞,所以我觉得该让孩子上音乐培训班。”妈妈们这里说的音乐与我认为的音乐并不完全相同。

音乐具有使人舞动身体的特殊魔力,乐曲中的节奏就负责发挥这一独特魔力。因此,孩子听到乐曲后跟着乐曲跳舞是一件很自然、很平常的事情。上面提到的这些孩子们来到音乐院后,却在跳舞方面表现得并不出众。因为之前促使孩子舞动身体的音乐大部分是电视中播放的华丽舞曲。

当然,让孩子接触音乐要比不接触音乐好得多。但既然想要孩子接受音乐的影响,那么父母也应该认真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并不是说不让孩子听喜欢的音乐。下面的这个比喻可以帮助大家理解。有一些孩子非常喜欢吃糖、吃巧克力,甚至对正餐都失去了胃口,拿甜食当饭吃。还有一些孩子非常喜欢吃快餐,甚至在朋友的生日聚会中也点鸡翅、披萨、汉堡。正常情况下,为了孩子的健康,妈妈是不会让孩子偏食的。

不管是孩子喜欢吃的还是不喜欢吃的,只要对孩子的健康有利,妈妈都会喂给孩子吃。妈妈会在米饭中加入黄豆,会哄着孩子吃下菠菜或者豆芽。如果孩子有偏食的习惯,例如只喜欢吃饼干或者快餐,那么合格的好妈妈一定会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每天妈妈都会告诉孩子哪种食物对人体有益,哪种食物对人体有害。

丈夫已经年过半百了,但婆婆还是放心不下,今天早上给我打电话时这样说道:“孩子他妈啊,你要让孩子他爸多吃菜啊!”对,妈妈就是这样的人。

我们言归正传。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音乐,但是孩子们喜欢的却是华丽而又具有刺激性的音乐,他们在跳舞时通常也会选取动感十足的音乐。因为是孩子喜欢的音乐,我们做家长的就放任自流吗?孩子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跟唱的歌词是什么意思,跳出的舞蹈也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但就因为是孩子唱出的歌、跳出的舞蹈,作家长的就应该一味地称赞鼓掌吗?

我们先从途径层面思考一下孩子喜欢流行音乐的原因。首先,孩子对自己听过很多遍的歌曲表现出好感,也就是说孩子喜欢熟悉的歌曲。另外,孩子们对身边小朋友们喜欢的音乐也表现出好感。不仅如此,孩子们还很关心自己伴着音乐跳舞时朋友们的看法。而流行音乐恰恰满足了上面的条件。

第23页 :

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还可以理解。但小学生或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应该喜欢童谣或古典音乐,但实际上他们喜欢的却是流行音乐,这可真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孩子们在还没弄清楚世界上到底有什么样的音乐之前,就已经中毒了,孩子们中的这种毒叫作“刺激性强的动感音乐”(我把这种音乐叫作“MSG音乐”)。

人类具有很强的应激性,一旦适应了某种刺激,就很容易保持惯性。例如口味偏重的人尝不出清淡饮食的味道。只有少放调料时,我们才能品尝出食物原有的味道,就像少放盐时我们才能尝出白菜、南瓜的甜味一样。音乐也是这样。听起来单调无聊的音乐,但是如果反复听,也能从中品味出音乐的真正味道。

现在的孩子是不是太容易接触到煽情的大众文化了呢?大众文化又给孩子带来了怎样的深刻影响呢?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其实父母、教师的意志或者教育观念完全能左右上述问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需要慢慢经历的事情,最好不要在较早时期一次性强加给孩子。没有哪一个妈妈会傻到给断乳期的孩子喂又辣、又咸、重口味食物吧。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音乐,有节奏较快的音乐,有节奏舒缓的音乐,有嘈杂的音乐,有安静的音乐,有节奏单一的音乐也有节奏复杂的音乐。这都与乐曲的旋律、节奏、和音有关。听过各种各样的音乐后,才能真正享受到音乐的乐趣。

可以说,享受音乐是人生的一大特权。并不是说人生一定要享受音乐,但享受音乐的人生却与不享受音乐的人生有很大差别。

帮助孩子尽享人生乐趣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妈妈。将世界上各种音乐介绍给孩子的也是妈妈。对孩子来说,妈妈就是整个世界。

音乐的相对性

音乐的三要素

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本质都可以通过与周边物体的关系进行界定。音乐的本质可以通过音以及音与音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这个关系可以概括为音乐的三要素。

旋律

旋律指的是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do”这个音符不具有什么意义,但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音顺次连接起来后就能形成美妙的旋律。

节奏

节奏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音的长短现象。只有一个音的时候,这个音的长短无从谈起。但是多个音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出现相对的长音和短音,这些长音和短音决定了音的性质。

和音

和音可以分为协和音和不协和音。多个音同时响起时,各个音之间的波动有时相互配合,有时又相互阻碍。

我们欣赏的所有音乐中的高音和低音、长音和短音、协调音与不协调音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张复杂的渔网一样。

动态

我们使用动态这个词来表示音乐中的所有演奏方法,例如演奏过程中声音的大小变化趋势等。动态概念中包含了所有使音乐充满活力、充满律动的方法。

但这里说的声音的大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原先音量较低的音乐可以增大音量,原先音量较大的音乐也可以降低音量。我们人耳的听力范围有一个最小音量和最大音量,为了尽可能地增强音乐的律动性,我们可以在人耳的听力范围内改变音量。

第24页 :第二章 寻找音乐的本质

第二章 寻找音乐的本质

我们比想象中的自己更具有音乐才能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音乐是什么时候诞生的?说实话这可真算是一个愚蠢的问题。其实早在人类直立行走之初,音乐就已经诞生了。人类能够直立行走后,人类的肢体动作开始具有音乐性特征。人类之所以伟大的理由并不是因为能够直立行走,不是因为可以双手使用工具,而是因为直立行走后人类能够用双手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一些原始人用身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另一些原始人开始模仿他们的动作。这样他们就能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肢体动作和模仿是人类沟通交流的两种最原始形态。

这样的沟通方式披上文化的外衣后就变成了舞蹈。跳舞时,所有人的动作都是一致的,因为跳舞时人们的感受相同。可以说舞蹈和音乐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而语言的使用则是人类经过漫长进化的结果。

那么最初的音乐形态是怎样的呢?原始音乐完全不同于今天由多种乐器演奏的节奏优雅音乐。原始音乐是一种粗陋的音乐形态。原始人类主要伴随打击乐器发出独特的声音(不属于语言,从嘴里发出的所有声音),使用的乐器完全不像我们今天使用的乐器。从考古结果来看非洲人类的原始乐器已经具有现代乐器的基本形态。

整个人类的音乐发展史与个体音乐发展史并没有很大不同。在原始时代,孩子在会说话之前就已经能够跳舞。只要能够支撑住身体,孩子就能跳舞。

扶着东西能够站立的八九个月大的孩子就会跳舞。他们听到音乐声音后能够和着节拍做出一些动作,例如轻轻地摇晃头、鼓掌、跺脚等等。

父母看到自家孩子做出的这些动作,会觉得自家的孩子简直就是个天才。当然了,在父母的眼里,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但其实孩子听到音乐声跳舞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本能。

前面已经说了,人类是在有跳舞能力后才具备沟通能力的。我们在出生之前,我们体内就已经有熟知音乐节奏的能力了。我们偶尔会听到有的人这么说“我没有音乐细胞”,其实没有人没有音乐细胞。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先天的音乐潜质。

在研究人类进化历史时,通常选取非洲土著居民中受现代文明影响最少的部族的生活形态进行研究。在与音乐相关联的研究中,有很多论文是以非洲原始人类的音乐为对象研究音乐形态的。在看这些论文的过程中,我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下面的想法:

土著人是如何具有这种先天音乐潜质的?

没有记录方式仅靠口传和模仿,复杂的乐谱是怎样代代传授的呢?

对于土著人而言,音乐就是生活!

非洲人具有惊人的节奏感。我曾经跟音乐专业的一些朋友就“我们比西方人的臀部小,因此节奏感比西方人弱”的问题展开过论坛。非洲土著居民在合着拍子跳舞时,他们的动作无比柔软。他们怎么能做出这么柔软的动作?

他们的节奏感源于臀部的说法似乎是正确的。他们扭动身体的能量从臀部传递到全身的各个部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世宗大学曾经为舞蹈专业的学生举行了一次非洲舞蹈研讨会。我为了研究院能引入新节目也参与了这次研讨会。研讨会上有一位在非洲学过舞蹈的讲师,他体形健硕。讲师在教授非洲舞蹈之前说了这样一番话。

“如果想要学习非洲人的舞蹈,一定要记住一点。非洲人的臀部是从这里到这里(用手指臀部下部到背部),所以在跳舞扭动臀部时,应该从这个部分扭动,这样才有感觉。”

讲师说得言简意赅。按照讲师的要求练习,大家扭动臀部的动作幅度变大了。就连对舞蹈一窍不通的我也跳得有模有样。

如果将音乐定义为一种必须通过练习、学习才能掌握的艺术形式,那么就无法说明非洲土著居民的音乐才能,尤其是无法说明土著居民是如何具有如此强的节奏感的。因为土著居民并没有额外的时间学习音乐,他们都只是在小的时候跟着大家一起跳舞而已。对于他们而言,音乐已经内化成为了他们体内的一种气韵,他们只是将这种气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已。

我能感受到流淌在我体内的音乐。一定要到音乐声刺耳的俱乐部内才肯扭动身体的现代人其实是不正常的,他们已经丧失了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内心情感的能力。导致现代人无法通过肢体动作表达自身情绪的正是文明。

第25页 :

每当音乐声响起的时候,我们应该能够自然地扭动身体。我们可以通过轻轻地点头或者动动手指的方式锻炼自己将身体内的节奏表现出来。因为我们比想象中的自己更具有音乐才能。

原始音乐与语言

原始主义音乐

原始主义音乐在19世纪末盛极一时,这一时期也被人们誉为有望回归原始音乐的时期。在音乐发展史中,某一特征倾向发展到鼎盛时期后,就会出现逆特征化的趋势。这种现象其实不仅仅存在于音乐中,几乎在所有的文化领域中都能发现这种现象。

后浪漫主义派的音乐追求极度的纯洁美,因此后浪漫主义派的音乐给人强烈的孱弱感。这种孱弱感不仅让演奏音乐的人还让欣赏音乐的人都感到疲劳无力。

逆后浪漫主义音乐特征的音乐是原始主义音乐。这给音乐融入了原始部族的生命力。原始主义音乐的演奏中使用了大量的打击乐器,动感十足,非和声音的音色带有强烈的野性魅力。代表作有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的《火鸟》和《春之祭》。

不惧怕、不畏惧这种现代音乐,毫无偏见地去欣赏,我们就能够感受到作曲家想要传达的那种原始力量。与熟悉古典主义音乐的成年人相比,孩子们更能感受到原始音乐的魅力。即使从来没看过芭蕾舞演出的孩子也会模仿原作跳舞。

这是因为我们体内本能的音乐在发挥作用。能够激发我们体内本能力量的曲子才是真正的名曲。优美的旋律会使我们心动,强烈的节奏会使我们身动。

原始语言 hmmmm

考古学家史蒂夫·米腾(Steve Mithen)在《会唱歌的尼安德特人:从音乐和语言看人类进化》中主张音乐和语言的起源是一致的。史蒂夫·米腾认为原始时代并不使用单个的单词和单词组成的句子,而是使用能够歌唱的语言。

米腾将这种语言定义为hmmmm。原始语言就是根据整体性、多重性、调整性、音乐性、模仿性原则而被制造出来的。

闭着嘴哼唱没有歌词的歌曲的方式叫作humming,是以鼻子发声为主的一种发声方法。Hmmmm和humming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以鼻腔发声的唱歌方式可以本能地激发我们体内的音乐才能。经常练习鼻腔发声可以提高对旋律的应激性。长此以往,我们听到旋律就会不自觉地舞动起来。

音乐可以使我们动起来

有一次我们全家一起在南怡岛骑自行车游玩。我们租的自行车数量与人数一致,大家依次按顺序出发。孩子们看都不看后面,像离弦的箭一样从眼前消失了。丈夫一开始左右摇晃但很快就掌握了平衡。轮到我出发时,我还在心里暗暗地担心自己还会不会骑自行车。

一坐到车座上我才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一踩车脚蹬,自行车就向前行驶了。我有20多年没骑自行车了,但是神奇的是我的身体还没有忘记骑自行车的方法。我的身体牢牢地记住了骑自行车时如何保持重心平稳,怎样踩脚蹬才能平稳前进的方法。

身体记住的东西比大脑记住的东西保存的时间更长。身体记忆比大脑记忆更为长久是由于程序性记忆的存在。即使大脑中的记忆仓库——海马部位受伤后,这种记忆也不会消失。也就是说即使患了老年痴呆症,身体记忆也会存在。例如患有老年痴呆症的钢琴演奏家还能完美地演奏出之前演奏过的乐曲,这种情况就与程序性记忆有关。

比多背一个英语单词、多去一次美术馆更重要的是用身心感受的音乐教育。节奏感更是如此。

节奏指的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因此可以从长短、强弱两个概念来理解节奏感。与音的长短有关的节奏叫作长短节奏,与音的强弱有关的节奏叫作重量节奏。

长短节奏是由音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正如其名称一样,指的是某个音长短所引起的变化。重音指的是音的强弱,即重音是由音的强弱决定的。

我们熟悉的三拍子节奏中有“强弱弱—强弱弱”这样的节奏。三个相同音长度的4分音符与“强弱弱”相配合出现的时候,每个4分音符都具有不同的轻重。其中第一个出现的4分音符的强度是后面4分音符的两倍多。这种重拍的代表形式是华尔兹圆舞曲。即使是用嘴唱出华尔兹圆舞曲“蹦擦擦,蹦擦擦”旋律,身体也会不自觉地动起来。

“大——韩民国!咋咋——啊咋,咋咋!”

2002年世界杯以后,这句口号成了韩国的代表性加油口号。但恰当地表现这一口号的节奏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看乐谱就能喊出这一口号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因为第二节中有一个切分音。但现在韩国的每一个人都能喊出这一口号。

第26页 :

这一加油口号是典型的长度节奏。虽然从乐谱上来看有点难,但只要在足球场看台上待上一天,谁都能准确地喊出来。因为我们的身体已经自然而然地熟悉了这一节奏。

我在柏林留学的时期,合唱指挥课程通常都是安排在晚上。不管是合唱练习还是演奏会一般都在晚上举行。由于孩子没有妥善的安置地方,再加上我认为应该尽可能地多跟孩子在一起,因此在可以带着孩子参加的场合,我都是带着孩子一起去。合唱练习时间我带着孩子,朋友们演奏的音乐会我也带孩子参加。

由于孩子刚出生不久我就带着他参加这些场合,因此孩子知道在妈妈学习的这段时间内该如何自娱自乐而不影响他人。只要有一个喜欢玩的玩具,孩子就可以在我旁边安静地玩几个小时。但孩子终归是孩子,有时候也经常出现令我手足无措的情况。

最令我头疼的情况是上课时间内孩子会突然站起来,伴着音乐跳舞或模仿指挥家演奏。教授和其他同学们都觉得我儿子是个值得称赞的小小指挥家。

但每当这时我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因此在参加朋友们的演奏会时,为了尽可能地不影响演奏者和听众,我都会坐在最后边靠墙的位置,而且还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让儿子乱动。有一天参加完音乐会,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对我这样说:

“妈妈,我听到开心的音乐时,没办法静静地坐着!”

儿子是对的。音乐可以使我们的身体不自觉地舞动。所有的音乐都有使人扭动身体的魔力。那天孩子的话使我对音乐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阻止过孩子伴着音乐跳舞。

匈牙利著名钢琴家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曾告诉他的观众要安静地一动不动地欣赏他的钢琴曲。真是个不地道的钢琴家,只知道自己尽情地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李斯特将钢琴演奏行为看作是明星的舞台艺术,这不得不说与他的虚荣心有关。钢琴演奏家像现在一样,将侧面展示给观众也是从李斯特之后开始的。李斯特在演出的时候喜欢让观众看到他那帅气而又有气质的高鼻子。

我认为喜欢古典音乐的人之所以会选择快进,也跟欣赏音乐时身体不能随旋律舞动有关。这里并不是说静静欣赏乐曲是一种错误的方式。观众坐在演奏大厅里集中精力欣赏音乐也是欣赏乐曲的一种方式。

但问题就在于现在欣赏乐曲的就只有这一种方式。演奏会还应该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即在演奏会上观众能以多样的方式,自由地用身体将乐曲带来的感觉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只有演奏者自己以身体表达乐曲带来的感受的演奏会,是无法代表古典音乐的未来的。

欧洲管弦乐团来韩演出时,前半场的席位几乎都被小学生占满了。这一幕恐怕只有在韩国才能看到。管弦乐队演奏的前半部是像钢琴协奏曲或者小提琴协奏曲一样是与独奏乐器合演。

钢琴协奏曲演奏的那一天,参加音乐会的是“小小钢琴家”,小提琴演奏的那一天参加音乐会的是“小小提琴家”。可问题是,这些小音乐家们中的大部分在演奏会的第一部分结束后就回家了,第二部分开始的时候座席中就已经空了好多位子。自然也就很难保证演奏现场的氛围了。

德国音乐会演奏的现场却很少看到小学生,这并不是说德国的小学生们不参加音乐会。德国小学生们经常参加地区性的小型音乐会,学习乐器的小孩子们还会每隔一两个月举办一次音乐会。即使是不学习乐器的孩子也会参加邻居朋友的演奏会。音乐会在德国是一种很平常的日常活动。

小小音乐家演奏会,听众也都是同龄孩子,这种音乐会的氛围自然比庄重的音乐会氛围更为自由。在这种自由的氛围中,小小演奏家们可以舒适自由地演奏自己学习的乐器。听众们也可以自由地扭动身体,自由多样地表达音乐带来的感受。在这种氛围下孩子积累的音乐经验完全不同于正襟危坐在严肃的音乐大厅中积累的音乐经验。

音乐会现场内,只有像石佛一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人才被认为是有教养的人。其实对大部分人来说这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为了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大家几乎都在忍着。历史上曾有过么一种说法,文明的过程就是抑制用身体表达情感的过程。也就是说文明的过程就是人为地打乱先天的身体节奏的过程。

有的人在欣赏乐曲时,单纯动动手指也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感动。我的丈夫就经常做出这种“令人不齿”的行动。他虽然连乐谱都看不懂,但比任何人都更容易感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

音乐会上,如果演奏丈夫熟悉的乐曲,他的手都会无意识地动,似乎想要指挥乐团似的。这时周围的观众通常都会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丈夫,这使得坐在丈夫一旁的我感到相当难为情。对任何人来说这应该都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吧。但好在最近丈夫比起现场的音乐会更喜欢通过组合音响来欣赏音乐。

丈夫说组合音响的效果非常好,带来的乐趣也不亚于现场音乐会,还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世界级别的演奏家演奏的乐曲。最重要的是丈夫可以和乐团的指挥家一起指挥,尽兴处还可以跟着一起哼唱。这使丈夫觉得开心幸福。

第27页 :

世界级的指挥巨匠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Sergiu Celibidache,1912—1996)曾贬低组合音响音乐为“罐头音乐”,对唱片更是嗤之以鼻。我将切利比达克认为现场音乐优于音响音乐的想法告诉丈夫后,丈夫不仅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还指责切利比达克这么说的理由,丈夫坚持认为不能随音乐扭动身体的音乐不算好音乐。

音乐会演奏现场就是一个抑制人类自然本能,教给人类教养的地方。这里好像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在音乐会入场处的工作人员总是会问那些看起来不满8周岁的孩子们上学了没有。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没有上学的孩子进入演奏大厅。演奏大厅是不对小孩子们开放的,但说实话真心不想进入演奏大厅的或许就是这些小孩子了。

如果孩子不喜欢,做父母的最好不要随大溜带孩子参加比较正式的音乐会。父母可以带孩子参加那些可以自由指挥自由跳舞的音乐会。可喜的是,最近这种音乐会渐渐地多了起来。

切分音

切分音是音乐中强拍和弱拍位置互换后,打破正常强弱规律的音形。例如四四拍节奏中,第一小拍最强,第三小拍次之,第二拍和第四拍是弱拍。所以我们小学音乐课上背出的四四拍的音乐节奏是“强-弱-次强-弱”。

比如三个音符“4分音符-2分音符-4分音符”中第二个节拍中的2分音符听起来最重。如果音拖得长,听起来就是重音。这样弱拍通过拉长音的效果变为重音的现象就叫作切分音。

前面提到的喊完“大韩民国”后我们熟悉的拍手的节奏“”,就是切分音节奏,其中第二个拍手的节奏就是被切分的节奏。

现在孩子们唱的歌曲,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怎么唱都唱不好。一些深受孩子们欢迎的歌曲,爸爸们努力跟着学唱,但唱出来之后还是觉得不自然,很多爸爸们为此还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音乐细胞。这些情况大部分是因为没能恰当地掌握切分节奏。

即使是对学习音乐的朋友们来说,看到当红偶像歌曲的乐谱后,要想像模像样地演奏出来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为听到的乐曲和自己读懂的乐曲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但如果之前听过这首曲子,那么就可以很快地读懂乐曲。最好的例子就是耳朵记住的节奏比眼睛识记的节奏更为形象生动。

不会跳舞的人,全身再怎么激烈地扭动,也不会传达出开心兴奋的感觉。但擅长跳舞的人,即使轻轻地扭动身体,也能向外界传达出兴奋激动的心情。切分音体现的感觉也是如此。切分音并不是单纯的节奏问题,能否恰当地表现切分音的节奏就在于我们体内流淌着多少切分音的能量。

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律动

如果向不喜欢飞车游戏的人们询问哪种游戏器材最恐怖,得到的回答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他们觉得像那种回转仪一样自由下降的游戏道具最让人害怕。过山车一类的游戏看起来非常吓人,但真坐上去之后会发现其实根本没那么吓人。就在以为快要掉下去的时候,过山车已经升到上面了。人们享受的就是这种急速变化的节奏带来的乐趣。

最受争议的游戏道具就是海盗船了。依据振子运动原理制造的海盗船的魅力也在于速度的变。前后方向摆动的海盗船到达最高位置后速度变为0。然后速度慢慢变大,在距离地面最近的地方,速度变为最大值。

知道这一原理并提前做好准备,使身体尽量适应这一原理的人,一般比较喜欢乘坐海盗船,但没有做好准备的人就不怎么喜欢乘坐海盗船了。有些游戏道具外表看起来像海盗船,不过原理却不是振子运动的原理,这种游戏道具只是维持一定的速度不停地运动。孩子们通常不喜欢这种游戏道具,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游戏道具很无趣。

振子运动的原理在音乐中也很重要。音乐演奏中有些节奏铿锵有力,有些节奏则软弱无力,这和有规律可循的振子运动非常相似。对于已经用身体熟悉了音乐,懂得如何演奏的演奏家们来说,是根本没有必要向他们解释什么是振子运动的。

向节奏感不强的人解释振子运动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振子运动的原理本应该是用身体感知的,但是如果只用大脑来理解,那么在实际演唱或者演奏的过程中就会显得极不自然。

孩子们荡秋千的游戏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孩子自己能很好地荡秋千,就说明这个孩子已经用身体熟悉了振子运动。用话语解释如何荡秋千可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们不知道该怎么用话语向别人解释什么时候该蹬腿用力,什么时候该弯腿收力。甚至蹬腿用力的时候和不蹬腿用力的时候彼此交错,我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清楚这两者的区别。这些问题想想都觉得难。

第28页 :

能够独自荡秋千的孩子们也能够用身体熟知爵士乐中经常出现的摇滚节奏。演奏摇滚乐时,拍子要比正常的节奏稍快或者稍慢。即摇滚乐中那些美妙而又多变的节奏与荡秋千时的物理原理非常相似,例如蹬腿的瞬间要稍稍早于秋千下降的瞬间。

教授音乐的过程常常令我产生想学习物理学的想法。例如在演奏由渐快节奏转入暂停时,如果熟练掌握了加速度原理和惯性定律就能够产生更好的音乐效果。

好老师在教授学生时并不会将隐藏在音乐中的原理进行逻辑说明,而是通过举各种例子让学生自己揣摩。老师并不会一一地直接对学生说这个音重那个音弱,或者这个音长那个音短。虽然乐谱中标明了各个音该如何演奏,但一开始的时候,老师并不会按照乐谱进行教授。

好的老师会让学生比较某个音在用力演奏时产生的感觉与轻轻演奏时产生的感觉哪一个更符合乐曲。不仅如此,好的老师还会帮助学生认识到哪一种才是更好的演奏。这样的训练接受得多了,学生们自然也就具备解释乐曲的能力了。

能够以自我的力量感知乐曲的孩子即使是看到陌生的乐曲也总想进行自我解读。总是按照指导老师意见进行演奏的孩子们却与此不同,这些孩子可以完美地演奏接受过老师指导的乐曲,但在陌生的乐曲面前却束手无策。如果孩子的钢琴乐谱上记满了老师提到的各种注意事项,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这种形式的音乐教育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

我在专门的音乐学院求学的时候经常听到一些教授这样说:

“巴赫的曲子中没有特别的乐曲构思符号,理性演奏才是巴赫的风格。这是因为巴赫乐谱的原本中也没有很多乐曲构思符号。”

巴赫的乐曲中之所以没有标记乐曲符号,是希望演奏者能够根据作曲家的意图进行演奏。但现在没有一个音乐家认同这一主张。

因为许多音乐学领域专家们的研究已经明确证明,巴赫曲子中没有乐曲构思符号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表现出作曲家的感情。因为对当时的音乐家而言,音型与和音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没有必要作额外的说明。

在演奏巴赫的曲子时,按照巴赫谱写出的音符物理特性表现出的乐曲构思演奏即可。例如十六分音符连续出现时,不能将所有的音进行连奏,当然也不能一个音一个音地演奏。应该在有些地方适当连奏或有些音进行单独演奏。

这种情况下根据作曲家标明的指示演奏即可。但在巴赫的曲子中,他并没有进行任何标示,演奏者可以自行决定。也就是说演奏者可以根据音型的基本特性自然演奏。

例如,一个比一个高的四个音自然就成渐强的趋势,重复的音不应该连奏。这些部分决定了在乐曲中起决定作用的乐句该如何演唱。

鞍马是一项需要助跑的运动,鞍马运动员通常都十分善于助跑。在助跑的过程中从哪一瞬间开始急速奔跑,在哪一地点起跳关系到能否顺利地越过鞍马。鞍马的高度越高,助跑就越重要。

音程也是相同的道理。突然上升到音高较高的音程之前需要提前做准备,也就是说需要在演奏较高音程之前的旋律时提早做准备。虽然很难在此一一列举解读音乐时需要的所有原理,但这些原理并不是可以人为地进行任意解读的,它们都是由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形成的自然和谐的音乐现象。

每一个音符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例如有的音起连接的作用,有的音起间隔作用,在此可以换气。巴洛克音乐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我们先假定有的人能够自然和谐地演奏这一原理,有的人却不能,需要按照老师的说明解释努力练习。即使我们不直接听他们的演奏,通过想象也可以知道这两种演奏方式的不同。

第29页 :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练解释说明得再多,如果想成功越过鞍马,还需要自己的领悟。如果没有类似于这种“啊,原来右脚踩到这个位置的时候起跳才会高”的感悟,是很难越过鞍马的。

在教授音乐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必要每次都对物理学现象进行说明。如果能将音乐中的感觉与生活中的各种实例相结合,那么孩子就会很容易理解。

例如在向孩子们解释最后一个音的结束方式时,我借助日常生活中和面的现象进行说明。我利用和好的面撕成两块,与没和好的稀软的面撕成两块时的差异来说明最后一个音的结束方式。

对于大部分以钢琴(较为柔和)结束的音乐,妈妈可以借助没和好稀软的面团撕成两块时的形态来进行比较说明,这样,孩子们就可以迅速地理解了。有的孩子还会说“我要演奏出拽口香糖时的感觉”。被拽得长长的口香糖恰好可以形象地说明以最弱音演奏的最后一个音。

这些说明行得通的前提是孩子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对没玩过和泥游戏的孩子来说,类似于上面的说明,老师说得再多也没有一点用处。做父母的应该无条件地帮助孩子制造各种可以亲身体验的机会。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游戏是必不可少的。

日常生活中很多游戏体验对学习音乐非常有帮助,如前面提到的荡秋千、和泥游戏,不仅如此从跳皮筋到游乐场的各种游戏道具都对孩子情商和智商的发展非常有益。因为游戏中不仅隐藏着各种物理原理,还隐藏着各种自然的律动。

会玩的孩子也能玩转音乐。

节奏和音程

摇滚节奏

摇滚节奏是爵士乐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节奏,是以三个连音为一小节的节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摇滚乐中的三连音不同于古典音乐中的三连音。古典音乐三连音中的第一个音最强,而爵士乐三连音中的最后一个音最强。

爵士乐中三连音的形态是“弱弱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强”。如果根据爵士乐中的名曲跳舞,就可以明确地体会到三连音最后一个音最强制造出的节奏感。

有摇滚节奏的曲子

《Swing the mood》 《Sing sing sing》

乐句

乐句指的是一个自然段的旋律线,又叫作音程。一般指一口气内所能唱出的部分。

唱《故乡之春》时有的人可以一口气唱出“我曾经的故乡是遍地花开的山谷”,呼吸短促的人一口气只能唱到“我曾经的故乡”,还有一些人唱到“我曾经的”地方就需要换气。

这种情况与其说是肺活量小,不如说是不懂的如何调节呼吸。对于不懂得如何调整呼吸的人,稍微接受一点发声指导,也会有很大改善。

在声乐中将乐句理解为一口气的长短固然可以,但在实际的乐器演奏中,很多情况都是一个乐句要比一口气的时间长得多。因此我常常将乐句比作抛物线。在演唱一个乐句时,抛物线从哪开始到哪结束决定了音乐的动感。心中勾画出的抛物线不同,演奏的音乐也不同。